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等單位《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索引號:430S00/2024-137135 文號:湘政辦發〔2024〕30號 統一登記號:HNPR—2024—01016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公開范圍:全部公開 信息時效期:2029-10-01
簽署日期:2024-09-02 登記日期:2024-09-02 所屬機構: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所屬主題: 發文日期:2024-09-02 公開責任部門: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等單位《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湘政辦發〔2024〕30號

各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省民政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醫保局、省殘聯《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9月2日

  (此件主動公開)

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

省民政廳   省教育廳   省財政廳

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省農業農村廳      省衛生健康委

省應急管理廳  省醫保局  省殘聯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兜住兜準兜好基本民生底線,結合我省實際,現就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民政部等單位〈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23〕39號)精神,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合理確定低收入人口范圍

  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以及其他困難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的認定,按照現有規定執行。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當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財產狀況符合當地相關規定,且申請之日起前12個月內醫療、教育等必需支出占家庭總收入比例超過當地規定比例的家庭,認定為剛性支出困難家庭。縣級民政部門負責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認定辦法由省民政廳會同省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按程序制定。其他困難人員的認定辦法由省級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按程序制定。

  二、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

  (一)完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省民政廳會同省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充分依托“金民工程”全國社會救助信息系統、省大數據總樞紐、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業務系統,加快完善全省統一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采集錄入、數據共享、監測預警、數字監督、轉辦推送等基本功能,盡快實現覆蓋全省、統籌城鄉、上下聯動、部門協同,對低收入人口開展常態化監測預警。民政部門要通過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為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開展分層分類救助幫扶提供信息查詢、數據共享比對、需求推送等服務支持。

  (二)建設完善低收入人口數據庫。省民政廳會同省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依托省大數據總樞紐等建設完善省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制定低收入人口數據需求清單,明確數據類型、格式、更新頻率等要求。省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負責本部門低收入人口救助業務數據集中歸集和共享,及時授權將救助幫扶信息反饋給省低收入人口數據庫,省民政廳做好相關數據匯總歸集,加強數據綜合治理,形成“一戶(人)一條救助鏈”,避免救助遺漏或重復救助。民政部門負責歸集共享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救助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數據。教育部門負責歸集共享教育救助、學籍數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歸集共享工傷、失業、就業、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企業養老保險數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歸集共享住房救助數據。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負責歸集共享長江流域禁捕和退捕漁民、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易地搬遷數據。衛生健康部門負責歸集共享醫療支出、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救助對象、全員人口、死亡人員數據。應急管理部門負責歸集共享災害救助數據。醫保部門負責歸集共享醫療救助、醫保報銷數據。殘聯負責歸集共享殘疾人證辦理數據等信息。要提高源頭數據采集、核查、錄入的準確性、及時性,確保信息完整、真實可靠。

  (三)加強動態監測。各地要充分發揮“大數據比對+鐵腳板摸排”作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及時、主動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加強線上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數據比對,各級民政部門要將掌握的低收入人口數據定期與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開展數據交叉比對,動態掌握低收入人口就業狀況、家庭支出、困難情形等變化情況。充分發揮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監測預警作用,針對因病、因學、因殘、因失業、因災等返貧致困因素,通過科學設置預警指標,分析篩查存在困難風險的低收入人口,做出風險預警標識提示。加強線下核查,縣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要依托基層力量,組織動員鄉鎮(街道)、村(社區)組織工作人員、社會工作者等經常性走訪困難群眾,發現家庭狀況發生變化的,及時報告并動態管理低收入人口信息。各地對已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相關社會救助政策和幫扶服務是否落實到位、是否還存在其他方面的生活困難;對未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的低收入人口,重點監測其家庭狀況變化情況,發現符合救助條件的,應當告知相關救助政策,按規定及時啟動救助程序。

  (四)分類處置預警信息。各級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發現低收入人口可能符合救助政策但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按規定程序納入相應救助保障范圍或將相關信息推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發現困難情形復雜的,民政部門可適時啟動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通過“一事一議”方式集體研究處理;發現可能不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按規定程序終止救助或將相關信息推送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根據監測對象困難類型和救助需求,將監測預警信息分類推送至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處理。相關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要及時處理監測預警信息,并按照民政部門制定的標準規范,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反饋處理結果。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對救助結果進行統計、匯總、分析,建立困難群眾救助“幸福清單”。

  三、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幫扶工作

  各地要根據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信息,按照低收入人口困難程度和困難類型,分層分類提供常態化救助幫扶。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同時按照現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給予針對性幫扶措施,切實防止規模性返貧。

  (一)扎實做好基本生活救助。民政部門負責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救助保障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納入基本生活救助范圍。對不再符合救助條件需要退出的,根據實際情況分類落實漸退政策;對已退出的,要繼續做好動態監測。加強易地搬遷低保對象摸排統計,做好遷入地、遷出地政策銜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變更低保類別、低保標準、補助水平,防止困難群眾因易地搬遷造成漏保或者重復納入低保。

  (二)完善專項社會救助

  1.醫療救助(含疾病應急救助)。醫保部門負責低收入人口醫療救助。根據醫療救助政策相關規定,對低收入人口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分類資助;對低收入人口住院、門診發生屬于政策范圍內的個人自負醫療費用,按規定給予相應醫療救助。對符合疾病應急救助條件的費用,由疾病應急救助基金按規定支付。衛生健康部門加強對疾病應急救助工作的指導與監督,不斷提高疾病應急救助服務水平。

  2.教育救助。教育部門負責低收入人口教育救助。對低收入家庭中符合條件的在園幼兒、在校學生,按規定采取發放助學金、生活補助,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助學貸款以及減免相關費用等方式,給予教育救助。實施易地搬遷后扶職業教育培養專項計劃,市州、縣市公辦中職學校根據當年度易地搬遷家庭畢業生源安排專項招生計劃,切斷貧困代際傳遞。

  3.住房救助。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低收入人口住房救助。完善公租房管理實施細則,將城鎮住房困難低收入家庭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通過配租公租房或發放公租房租賃補貼給予保障,依申請實現應保盡保。對唯一居住房屋為C、D級危房或者無房的農村低收入家庭,通過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保障住房安全。督促指導各地將符合條件的因自然人口增加而有住房需求的易地搬遷群眾統籌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按照當地住房保障政策給予支持。

  4.就業救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負責低收入人口就業救助。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低收入人口,持續深化“311”就業服務(每年至少為有就業意愿且未就業的登記失業人員提供3次崗位信息、1次職業指導、1次免費技能培訓信息),對有就業意愿的,針對性推送就業崗位,組織參加招聘活動,推薦“湘就業”平臺求職;對就業意向尚不清晰的,提供職業指導,符合條件的組織參加就業準備活動;對符合條件難以通過市場渠道就業的,運用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對有自主經營意愿的,提供政策咨詢、創業指導、創業培訓等服務。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按規定落實求職創業補貼、職業培訓補貼、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

  5.受災人員救助。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受災人員救助。對遭遇自然災害的低收入人口,按照自然災害救助有關政策予以生活救助。對因災房屋倒塌或嚴重損壞導致無房可住、無生活來源、無自救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實施過渡期生活救助,并在災后恢復重建補助和冬春臨時生活救助時予以重點保障。牽頭組織受災低收入人口冬春救助工作,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過節。加強受災人員救助與其他救助政策的有序銜接,推動形成救助合力,經應急期和過渡期生活救助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仍存在較大困難的,按有關規定和程序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基本生活救助范圍。

  (三)加強急難社會救助。民政部門負責急難社會救助。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人員,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實行急難發生地申辦臨時救助或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可實行“小金額先行救助”,事后補充相關材料。發揮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作用,采取“一事一議”方式,及時化解困難群眾急難個案問題。

  (四)積極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推進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重度殘疾人集中照護工作。積極開展社會工作服務,鞏固提升基層民政社會工作服務站項目成效,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推動形成“物質+服務”的救助方式。

  (五)做好其他救助幫扶。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人口,可根據當地救助政策給予取暖補貼、基本殯葬費用減免等救助幫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等幫扶政策延伸至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等。逐步提高殘疾兒童康復救助標準,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為接受康復救助服務的殘疾兒童提供交通、租房、生活等優惠政策。做實做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對申請輔助器具適配的低保、特困供養等殘疾人,按照相關規定給予補貼。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要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協同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并軌。殘聯組織協同做好殘疾人救助幫扶相關工作。財政部門負責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財政狀況、救助需求等因素,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合理安排相應社會救助資金,保障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工作持續開展。

  (六)鼓勵開展慈善幫扶。支持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通過捐贈財產、開展慈善項目、創辦服務機構、提供志愿服務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開展慈善幫扶活動。健全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在政策、對象、信息、資源等方面進行救助需求與慈善供給的匹配對接,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樣化救助幫扶。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可結合實際進一步細化低收入人口認定辦法、程序和救助幫扶標準等,加大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將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納入工作績效評價,加強監督檢查,強化社會救助資金使用監管,確保按時足額發放,杜絕“人情保”“關系保”。

打印 收藏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民政廳等單位《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的通知

33450684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子影院午夜伦手机不四虎| 91香焦国产线观看看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国产亚洲国产bv网站在线| 国内一级纶理片免费|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没带罩子让他c一节课|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美女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色五五月五月开|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免费在线观看h片| 国产精品小青蛙在线观看| 99re99.nat| 天堂新版8中文在线8 |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完整成|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韩国视频|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毛片免费观看的视频|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福利片一区二区| 刚下班坐公交车被高c怎么办| 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精品久久久久久蜜臂a∨|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91精品手机国产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