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湖南省培育通用航空產業工作方案》。為推動《工作方案》落地落實,現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通航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通航產業,對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省發展通用航空產業具有快速發展的條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滿足通航加速發展的條件。按照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4000-8000美元時,通航產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我省人均GDP已超過10000美元。二是我省具有通航制造業傳統優勢,具備向通航全產業鏈延伸拓展的條件。我省擁有全國唯一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基地,形成了株洲航空城等一批航空科研生產園區和通航產業園區,集聚了南方航空工業等一批重點骨干企業,涉航重點企業達500家。三是我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性成效,為通航產業加速發展提供了先發條件。我省作為全國首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總體構建了協同運行管理的技術和制度保障體系。通過空域分類管理釋放了低空空域,搭建低空監視通信網解決了低空飛行安全監管難題,建設飛行服務站初步實現了“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建立規章政策保障體系支撐通航產業加速集聚。受改革試點成效驅動,我省注冊的經營性通航公司和通用航空器大幅增加,飛行運營穩步增長,2021、2022年通航飛行時間分別為2.48、2.98萬小時,改革期間年均增長48%。2021年、2022年全省通航制造業營收共增加150億元,年均增長約21%。
二、總體考慮
《工作方案》以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促進通用航空發展的重要決策部署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議精神。總體考慮:一是釋放低空改革成果。以“開放低空空域、提供飛行服務、建設通用機場”為支撐,持續深化低空空域改革,引導通航產業發展。二是壯大通航產業優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鞏固中小航空發動機制造領先地位,夯實通航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加速培育通航產業集群規模,力爭經過十年左右時間,將通航產業打造為我省重要支柱產業。三是建立健全推進機制。建立通航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統籌產業發展相關工作;根據產業發展需要,出臺通用機場建設與運營等支持舉措;通過政府協調解決通航產業發展中的產業引導、項目落地等方面的堵點難點問題。
三、主要任務
《工作方案》提出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建設通用機場。推進“1+13+N”通用機場網絡建設,布局建設5000個直升機臨時起降點。構建規模適當、布局合理、層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現代化通用機場體系。二是加強核心技術攻關。鞏固中小型航空發動機、起降系統關鍵技術在國內的領先優勢。依托331廠、608所等骨干企業,著力攻克高質量中小型航空發動機和各型起降系統關鍵技術。三是加大市場培育力度。鼓勵省直相關單位、市州和縣(市區)人民政府出臺政策,積極培育通用航空產業。四是完善通航服務體系。拓展通用航空應用場景,探索衍生服務模式,建立通航物流配送等新業態。五是打造通航小鎮。相關市州依托其產業優勢、資源稟賦,推進建設一批特色通航小鎮。六是鞏固深化改革成果。進一步優化空域使用機制、簡化飛行審批程序。提升低空監視通信、飛行服務保障能力。
四、保障措施
《工作方案》主要從四個方面保障重點任務的落實。一是強化組織協調。建立湖南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成立發展工作專班,并明確產業發展重點,抓好評價落實。二是加強政策支持。研究細化落實既有政策,出臺個性化支持政策。三是營造良好環境。加強新聞宣傳,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四是定期評價通報。建立完善數據統計體系、考核指標體系,由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考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