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臺背景
社區服務是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服務,關系民生、連著民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社區考察,要求強化社區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努力建設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十四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將加強城鄉社區服務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首次將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列為“十四五”時期重點專項規劃之一。2021年12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夯實基層基礎,讓全省城鄉居民生活更加美好,依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21〕56號)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湘政發〔2021〕7號),在廣泛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湖南省“十四五”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由背景、總體要求、重點任務、組織保障4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背景。簡要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全省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取得的積極成效,分析了存在的突出問題,并提出“十四五”時期加強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的戰略導向。
第二部分:總體要求。明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第三部分:重點任務。圍繞國家規劃明確的政策要求,細化提出6個方面16條具體措施。
第1至2條,主要是圍繞積極構建黨建引領的城鄉社區服務格局,提出強化黨建引領、推動多方參與等2條措施。
第3至4條,主要是圍繞持續推動城鄉社區服務設施優化升級,提出健全服務設施網絡、優化服務設施布局等2條措施。
第5條至7條,主要是圍繞不斷加強城鄉社區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提出選優配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完善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加強社區服務教育培訓等3條措施。
第8至9條,主要是圍繞加快推進城鄉社區服務信息化建設,提出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構筑美好數字服務新場景等2條措施。
第10至13條,主要是圍繞著力增強城鄉社區服務效能,提出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打造便民服務生活圈、強化安民服務功能等3條措施。
第14至16條,主要圍繞探索完善城鄉社區服務機制,提出完善便民服務機制、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完善評價激勵機制等3條措施。
第四部分:組織保障。對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經費保障、完善配套政策分別提出要求。
三、特色亮點和預期效果
《規劃》總體體現了“兩個聚焦、兩個注重”的鮮明特點:一是聚焦國家和省里重大戰略。緊扣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國家重大戰略,圍繞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健全城鄉銜接、要素共享、互融互通的社區服務制度。二是聚焦居民群眾新期待。以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困難家庭等為重點,優先發展社區養老、托育、助殘等服務,著力增加城鄉社區服務供給,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三是注重解決突出問題。針對黨建引領社區服務體制機制、社區服務設施功能布局、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建設、社區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社區服務效能提升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增強社區為民、便民、安民服務功能。四是注重創新發展。運用數字技術為社區賦能減負增效,充分發揮政府、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等多元主體作用,完善便民服務、政府購買服務、評價激勵等社區服務機制,推動社區服務向主體多層、功能集聚、模式便利、優質高效方向發展。
隨著《規劃》的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時期城鄉社區服務將呈現以下圖景:一是服務有場地。鞏固提升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成果,重點補齊易地搬遷集中安置社區、城市新建住宅區、城鎮老舊小區綜合及配套服務設施短板,構建覆蓋廣泛、布局科學、功能健全的社區服務設施格局。二是供給有保障。通過組織實施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計劃,不斷強化社區養老、托育、助殘、就業、文體、科普、法律、應急等各類服務,群眾訴求得到及時回應,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能夠更好解決。三是活動有空間。居民活動區域面積占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總建筑面積比例達到60%,志愿服務站點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的覆蓋率達到80%,有更多空間用于居民活動和志愿服務,社區共同體建設得到明顯加強。四是線上有場景。通過加快部署政務服務一體機、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等方式,推動更多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網上辦、指尖辦,各類社區服務場景數字化,社區服務可及性、便捷度不斷提高。五是推進有標準。著眼群眾對更高品質服務需要,明確服務設施、服務事項、服務質量、智慧社區等方面標準,社區服務規范化建設有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