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加快推進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政協經濟界委員聯組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國經濟如何在逆境中迎難而上,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提供了方向指引。
放眼全球,“智造”大潮風起云涌。德國積極推進工業4.0、美國加快布局工業互聯網、日本發布新機器人戰略,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各國搶占發展機遇的制高點和主攻方向。中國不遑多讓,作為全球制造業規模最大的國家,“智造力”正在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戰略支撐。
2016年,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明確提出“著力打造以中國智能制造示范引領區為目標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促進‘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跨越”,由此引領湖南“智造”迎潮而上,開啟了智能制造領域鮮明的“湖南模式”,大跨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湖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見事早、行動快、效果好”,智能制造企業率先保產保供、轉產擴產同樣功不可沒。
全局上謀勢,關鍵處落子。加快推進智能制造,離不開“有形之手”布局謀篇。從構建《湖南省智能制造工程專項行動計劃》等政策體系,到創建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再到搭建產業鏈對接、產業聯盟、智能制造峰會等推進平臺,“智造”之勢激蕩三湘四水。今年全國兩會上,湖南代表團以代表團集體名義提出的兩大建議中,第一條就是希望國家有關部門支持長株潭創建國家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今年1月舉行的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湖南共有31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這些獲獎項目不僅數量多,且層次高、原始創新強:高分成像、數學等基礎研究取得重大進展,電子信息、軌道交通、風力發電等領域保持技術優勢。科技應用上,岳麓山大學科技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致力成為新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和示范區,長沙“創新谷”、株洲“動力谷”、湘潭“智造谷”全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無論是企業擔當創新“主體”“主力”,還是把高校院所的實驗室“搬”進企業,科技創新助推制造業逐步形成新供給能力,走上從“智造”到“創造”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放眼三湘大地,智造生態“助力”智能制造點、線、面全面推進。
科技工作者是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的生力軍,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主力軍。5月30日,湖南9位科技工作者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全省大力實施的芙蓉人才行動計劃,引才聚才育才為我所用;高新技術企業經濟貢獻獎勵、科研人員股權和分紅激勵等13項法規和文件實施,充分調動“智造”帶頭人積極性;推行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建設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讓產業工人懂設備、技術精。無論是“塔尖”的佼佼者,還是“塔基”的179萬各類科技人才,各類創新主體活力迸發,形成智能制造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局面。
大風起兮云飛揚。就在不久前,湖南省“5G+工業互聯網”現場推進會圓滿落幕。風口賦能、科技加持、創新逐浪,智能制造抓住機遇、奮發向上,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淬煉出新的輝煌。
(文/湖南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