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資源廳近日下發《湖南省耕地保護監管系統建設方案》,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實施用地報批耕地占補平衡和動態監測耕地占補平衡。
《方案》要求,在用地報批占補平衡方面,所有依法報國務院或省政府審批的各類建設用地,在報批用地前,必須先行完成補充耕地,做到先補后占、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動態監測占補平衡方面,在全省自然資源調查工作的基礎上,建立全省耕地保護監管系統,以月度、季度和年度為監管周期,對全省范圍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類型、范圍等方面變化情況進行監測。
《方案》明確,對村民建房、農村道路及其他建設占用耕地未落實占補平衡的,1個月內從縣級耕地指標庫中直接凍結相應的補充耕地指標;經處置后不能恢復耕地的,從指標庫中扣除;凍結或扣除后無剩余耕地指標的,暫停該縣市區用地審批。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兩倍凍結、扣除補充耕地指標,并一律按程序整改補劃。對涉嫌違法違規的,由執法部門依法查處。
省自然資源廳將加強對違法建設、村民建房、農村道路、臨時用地、設施農業用地等9類占用耕地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對違法違規用地發現一起、核查一起、處理一起。
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全省建設占用耕地41.56萬畝,通過土地開發復墾整理等方式補充耕地79.2萬畝,建設用地占補平衡得到有效落實,連續19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
(文/黃利飛 王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