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起,春雨來,廣袤的三湘大地,又迎來新一年的播種耕耘。習近平總書記在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考察時,沿著田邊小道,走進農田深處,同種糧大戶、農技人員等共話春耕?!白審V大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不斷過上更幸福更美好的生活”等振奮人心的話語,飽含著總書記對三湘兒女的深情掛念,對“三農”工作的念茲在茲,對湖南發展的殷切囑托。
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億萬農民的家園。今年的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三農”成績單格外亮眼——2023年,全省消除返貧風險9萬戶、23萬人,脫貧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新建和改造高標準農田345萬畝;水稻、油茶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國第1位;農產品加工業營業收入增長7%、達2.3萬億元……一個個鮮活的數據,一幅幅欣欣向榮的畫面,匯成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美麗圖景。
湖南是農業大省、全國糧食主產區。同時,湖南也是生豬養殖大省,每年需調入約800萬噸玉米、大豆等飼料用糧。從總量上看,全省糧食供給處于“緊平衡”狀態。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湖南考察時,勉勵湖南要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并就“建設好高標準農田”“加大良種、良機、良法推廣力度”“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堅持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等作出了重要指示。將總書記的囑托和要求落實落細,我省必須堅持把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季季接續、茬茬壓緊、環環緊扣,全力保持糧食穩產增產好勢頭,為“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更大貢獻。
過去,鄉村振興的聚光燈下是“老農民”,如今,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活躍著“新農人”?!?0后”種糧大戶戴宏,巧用“新技術”播種“新希望”,承包480多畝水田實現年純收入55萬多元;“90”后種糧大戶陳帥宇,善于“跳出農業做農業”,他領辦的種糧合作社,社會化服務面積達到5萬畝。當種糧大戶走上致富大道,當更多年輕臂膀、新鮮血液投入到現代化大農業,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之路只會越走越穩、越走越扎實,鄉村發展前景也將越來越廣闊。
鄉村振興不僅是一個民生問題,更是一個發展性問題,有效的基層治理是重要環節。從考察天津到參加全國兩會江蘇代表團審議,近段時間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頻頻強調為基層減負。此次湖南之行,總書記再看基層、再談治理,要求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持之以恒抓好這項工作。總書記在回應廣大基層干部關切的同時,勉勵他們在產業發展和鄉村治理上群策群力,不斷干出讓農民群眾認可的實績。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是人人向往的和美鄉村畫卷。沿著習近平總書記今春湖南行的足跡,走出一條具有湖南特色的農業現代化之路,我們將在自己勾勒的風景里,書就屬于新時代的“詩意田野”。
?。ㄎ?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