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在2021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上的訪談實錄。
西部數字經濟研究院院長張鴻
主持人:您認為,在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張鴻:“十四五”規劃綱要第五篇中強調“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數字化強調的是數字技術對商業、政務的重塑,通過數字化技術重塑組織關系和生產方式,賦能企業降本增效與商業模式創新、行政事業單位效能大幅提升。這表明國家對政府數字化轉型的高度重視,推進政府自身管理改革與經濟社會轉型。
在城市數字化轉型中,政府主要定位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立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平臺服務體系,提升政府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功能,推進政府運行方式、業務流程和服務模式數字化智能化,營造規范高效的政務環境,提高辦事效率、服務質量和群眾滿意度。
二是要利用政府主導,實現公共數據資源共享,打破民眾與政務部門機構間的信息不對稱格局。
三是要搞好數字治理,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強化政務數據的整合、開放、共享,以流程再造實現跨部門、跨系統、跨地域、跨層級高效協同,提高政府的數字化治理水平。
主持人:請為大家介紹您所在的地區或者您了解到的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最行之有效的一項政策或一個經驗。
張鴻:2020年12月31日發布的《西安市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西安市數字經濟高位發展,衛星導航、人工智能、虛擬成像、集成電路等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以集成電路、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鏈正加快形成,產業體系逐步健全,數字經濟與特色農業、先進制造業和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程度不斷加深,數字化治理水平全方位提升。行業政策矩陣基本架構完成,“新基建”步伐不斷加快,數字科技創新基礎不斷夯實,數字產業生態體系加速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環境持續改善。
報告建議,“十四五”期間西安要主動把握數字經濟戰略機遇,推動數字西安、智慧社會建設向縱深發展,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方面精準發力,聚焦數字產業能級提升,產業數字化賦能,城市數字化治理和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加快推進,努力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增強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的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做大做強國家中心城市,鞏固提升西安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核心引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