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請問想辦理什么業務”“請把您的材料給我看一下”……一張張溫馨笑臉、一聲聲親切問候,時時處處向來往市民傳遞著融融暖意。走進市民之家,一個個政務窗口依次排列、整齊有序,清晰醒目;一名名工作人員衣裝整潔、面帶微笑,答疑解惑;一項項業務按部就班、高效快捷,依序完成。辦事市民個個乘興而來,滿意而去。
政務環境是展示城市文明服務水平的重要窗口。政務服務的“標尺”,就是老百姓的評價。寧鄉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后,又提出“建設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建設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凝聚力工程、競爭力工程大力推進,并將其作為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和要求,聚焦主責主業,主動擔當作為,以“優”無止境的實干精神,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綜合競爭力,提高市民幸福指數,以持之以恒的韌勁和執著,共赴“文明之約”,塑造文明之都,為城市鋪就最美底色,書寫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新篇章,朝著追求更加宜居宜游宜業的城鄉品質、更高水準的全國文明城市、更加美麗富饒幸福的現代化寧鄉目標邁進,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優化流程
減證提效“一次辦”
窗口單位是城市的形象,最能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
為深入推進建設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寧鄉市各窗口單位不斷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水平,提高人員素質,推出更加精細化的便民服務措施,折射出建設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為整個城市帶來的新風貌、新變化。
“原以為至少還要跑一趟回村里開證明,沒想到窗口工作人員熱情接待、文明客氣,飛快地就幫我辦好了。這樣的便民服務讓我們省了很多事,點贊!”4月12日,著急使用才發現結婚證找不到了,市民謝女士從花明樓鎮朱石橋村急匆匆趕到市民之家二樓,向婚姻登記窗口咨詢如何補辦。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夫妻倆只遞交了雙方的戶口本和身份證,補拍了合照,工作人員通過“無證明辦事”系統開具了夫妻關系電子證明,短短幾分鐘就完成了補辦,辦事流程之簡和效率之高讓她備感意外。在此之前,補辦結婚證,需要到鎮村兩級開具紙質證明,再走補辦流程。
“一次要辦理這么多家變更登記的業務,我以為時間會比較長,沒想到短短1個工作日就辦好了。”市民張女士將一面繡有“服務熱情、盡職盡責”的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市民之家市市監局窗口,激動地說。
原來,張女士是某銀行工作人員,到市市監局窗口申請辦理銀行68家分支機構的變更登記業務。當時,張女士擔心一次要辦理這么多家變更登記的業務時間會比較長,找到了窗口值班主任尋求幫助。窗口值班主任了解情況后,馬上安排4個專窗進行受理,全程指導完善申請資料,1個工作日內便完成受理審批并核發了營業執照。
“對申請人來說,完全實現了‘零跑腿’‘材料零提交’;對我們審批機關來講,也大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審批服務管理科副科長王永生表示,“無證明城市”的推行,極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和企業,三年來,累計有10.8萬余份證明材料實現從“索要”到“不要”、從“紙質”到“電子”,從“要證明”到“無證明”的轉變。不僅讓群眾感受到政務服務的溫度和溫情,也提升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服務理念。接下來,該市將結合兩個“免于提交”,拓展“無證明辦事”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打造“無證明城市”升級版,緊緊圍繞企業、企業事和群眾事繼續推進簡政便民服務,屆時將更加有效地減少辦事群眾的跑腿次數和難度,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
在家可以預約辦理,不懂的問題有專門工作人員解答,辦事不用長時間排隊,證件辦完可以代郵寄……這是很多人對日常證照辦理的美好向往。如今,隨著該市全面落實“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內容,通過一系列務實舉措的實施,這個夢想已悄然變為現實。
提高效率
便民疏堵“掌上辦”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寧鄉市始終恪守服務至上的理念,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把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作為工作目標,全力在打造線下“一站式”服務中心、加快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整合,強化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管理和政務公開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
“我本來計劃去社區詢問什么時候可以申請高齡津貼,沒想到現在錢都已經到賬了。”玉潭街道楚溈社區年滿80歲的劉娭毑和鄰居聊起最近的開心事,社區干部告訴劉娭毑,這是寧鄉依托大數據平臺分析推出的一項便民舉措,從以前的主動申請辦理變為主動審批辦理,根據公安戶籍系統、人社退休工資發放系統等進行數據比對,便可實現工單自動派發,服務主動上門。“要為這項舉措點贊,給我們老年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劉娭毑激動地說。
從“要我辦”到“為你辦”,不僅體現在高齡津貼主動服務方面,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申領、殘疾人兩項補貼等惠民政策都實現了主動核發。截至目前,全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動辦理8869人次,高齡津貼發放16萬人次。
讓人民滿意,是服務型政府的本質。縱觀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從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到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和諧宜居的生活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其核心理念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民滿意。
“我之前聽朋友說,只要在手機上提交資料就可以實現水電氣聯動過戶,沒想到這么快。”煤炭壩鎮居民李華在市民之家窗口辦理了新購二手房過戶手續。辦完手續后,她通過“智慧寧鄉”APP找到“一件事一次辦”模塊同步申請了水電氣聯動過戶,不到10分鐘就辦完了過戶手續。
“我們與部門單位一起聯動,簡化了申報流程,通過數據共享,篩選出供水、供電、供氣三個部門所需的不動產信息,免去不動產信息的錄入和不動產權證的提交,實現‘極簡填報、極簡導辦’。”市數據資源中心主任姜佳宏介紹,如果按照“老規矩”,辦理不動產轉移登記,得準備3套資料,分別提供給供水、供電、供氣部門,費時耗力。
寧鄉市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在推出出生、入學、身后、退休等人生“一件事一次辦”的基礎上,創新推出二手房交易水電氣過戶“一件事一次辦”,這是推進極簡審批落實落地的改革新舉措。除二手房交易以外,寧鄉市通過建設智能審批平臺,梳理了21項AI智能審批事項清單,實現了智能填表、自動審核、網上發證等。
貼心服務
代辦受理“幫您辦”
良好的政務服務環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
最美的華章,往往是孜孜不倦不懈付出的回響。寧鄉市持續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唯有精耕細作、合力攻堅,方能行穩致遠。年初,“動員令”發出后,全市廣大干部群眾推動文明創建更上一層樓的信心和決心更加堅定。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口碑;這好那好,不如企業叫好。”“要敢于擔當、敢于亮劍、敢于沖鋒,主動對接服務,提升辦事效率,合力解決難題,當好‘股東式’服務員。”“一切圍繞項目轉,緊緊盯著項目干,以嚴的要求、實的作風、優的服務,做實保障,做強支撐。”寧鄉市提出明確要求,動員各級各部門持之以恒擦亮“全國文明城市”這塊金字招牌,打好營商環境攻堅戰、長久戰。
寧鄉市持續做好選鏈建鏈、強鏈引鏈、延鏈補鏈、養鏈融鏈文章,推動現有企業挖潛增效、擴產擴能,重點抓產業龍頭、產業鏈發展、要素保障、智能制造、營商環境服務,持續開展“三抓兩促”,用行動來科學部署布局、科學謀劃,確保寧鄉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強法治宣傳,落實普法責任。加強聯動,化解矛盾。出臺《關于在全市組織開展“三百工程”訂單式法治教育活動方案》,組織開展《憲法》《民法典》為重點的“三百工程”(一百個村(社區),一百個企事業單位,一百所學校)訂單式法治教育活動,大力推進憲法、民法典進園區、進企業、進商圈。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更是城市發展的原動力。寧鄉市始終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化改革、提升效率,著力解決企業的“痛點”“難點”“堵點”,助力企業提信心、解難題、增后勁。
寧鄉市扎實開展全市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鞏固人民調解、夯實行政調解,拓展行業性專業性調解。至2021年3月底,村(社區)人民調解組織全部合法合規完成換屆工作;制發《寧鄉市行政調解職責清單》,推動在公安、市監等矛盾糾紛較多的行業部門設立行政調解室,開展行政調解工作;推動設立寧鄉市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加強工作督查通報,每月發布通報。加強與信訪、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和工作對接,健全矛盾糾紛導入處置機制,完善矛盾糾紛咨詢、受理、分流、指導和調解等工作制度。
除此之外,還依托“硬措施”為自己“強筋壯骨”。政務服務,你的“用戶體驗”精彩否?在我市,政務服務體驗不佳,群眾可打“差評”。寧鄉市健全營商環境問題投訴處理機制,企業和群眾可通過電話、短信、網站、微信等渠道咨詢投訴,形成“歸口受理、分類辦理、全面回訪、跟蹤督辦”的閉環管理。同時,把12345政務服務熱線“總客服”與主動為群眾排憂解難結合起來,著力推進“接訴即辦”“未訴先辦”“協調聯辦”,做到主動掌握社情民意、主動收集群眾訴求、主動化解矛盾糾紛,得到企業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政務服務“優”無止境。該市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積極進取的工作狀態,打一場全市動員、全民參與的文明創建攻堅戰,以“繡花”精神和“工匠”精神,奔著建設更高水準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持續發力,為長沙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貢獻力量。在市政務服務大廳,市文明辦和市行政審批局聯合開展“星級文明窗口”建設活動,吸納融合現有的“好差評”、首問首辦、電話回訪等工作制度,形成多維度、多主體、全方位的服務評價體系,“五星”窗口和服務標兵真正成為群眾滿意、社會認可的先進典型,帶動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政務服務大廳還設置了領辦專區,成立領辦隊伍,領辦員做到主動服務、有問必答、詢問耐心、工作細心、服務貼心、審批暖心,以主動熱情、優質高效的文明服務,全面為辦事群眾提供全領域、全方位領辦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