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上報:發現一個塑料瓶。解決方案:清理該塑料瓶?!苯冢胁磕晨h一名村黨總支書記向記者介紹了一條巡河記錄。他在巡河過程中發現塑料瓶,使用“撿起”的方式解決,并打開一款巡河App拍照上傳,以完成上級“每月問題上報”的考核要求。開發政務App的本意是優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但近年來一些地方的政務App功能流于形式,白白消耗行政資源,徒增基層負擔。(半月談網)
在互聯網的時代,很多地方推出各式各樣的政務APP,在群眾辦事上提供了很大便利,但隨后,令人眼花繚亂的政務APP也出現了魚龍混雜的現象,一些政務軟件淪為“形象工程”,比如考核環節、考核方式的增加,加重了基層干部們的心理負擔及工作壓力,長此以往,反而使群眾的問題無法得到真正解決,從而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之所以會“好心辦壞事”,歸納起來,恐怕主要存在幾點原因∶一是APP軟件數量繁多,功能趨同。當前政務APP五花八門,功能沒有匯集一體,導致辦事流程繁瑣。二是考核手段過于單一,形式主義泛濫。考核環節繁瑣,且只重結果、不重實際,導致很多工作人員一邊上班,一邊打開各類APP應用,從而占據了大量時間,與解決實際問題脫節。
對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一是加強思想教育,提升服務本領。通過專業化培訓,來提升服務意識、責任意識,進而學會厘清輕重緩急,切實提升工作能力,優化辦事效率。二是明確目標導向,優化考核機制。通過糾正形式主義之風,盡量避免不必需的精力付出,切實減負,轉而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綜合考量績效,不能只做"面子工程”。三是規范審批流程,精簡辦事程序。將包含各類功能的軟件匯集到一個系統APP上,避免重復作業,從而方便辦公,讓基層干部騰出手來更多地為百姓干實事、做工作。
政務APP是為人民服務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創新,應積極推進,但也應充分考慮到基層工作人員的艱辛,不能僅以工作留痕程度為標準,不能僅憑材料華麗程度評價能力和水平。而應該將群眾滿意度、獲得感作為考核的重點。唯有充分獲取來自群眾的第一手資料,才能創造積極向上的干事氛圍和環境,激發基層干事創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推進各項工作的穩步、健康發展。
(文/江竹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