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湘潭市雨湖高新區,湖南超威新能源有限公司鈉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工人們正在進行廠房內部裝修的收尾工作。湖南超威項目負責人介紹,得益于園區提供的代建廠房服務,公司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和生產準備中,預計今年6月投產。
雨湖區科教資源豐富,轄區內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5所高等院校、17家科研機構和2個博士后流動站。為助力高校、科研機構科創成果從“書架”走上“貨架”,該區通過政策引導、平臺賦能、金融支持、生態優化等“組合拳”,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
人才是優化營商環境、科技創新的核心要素。雨湖區成立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設立“銀發人才”工作站,105名資深專家化身“科創紅娘”,促成湖南林特科技、超威集團等產業項目落地。目前,湘潭大學王先友教授領銜的鈉離子電池材料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學朱利慶教授的北斗產教融合創新園已入駐雨湖高新區眾創空間,礦山裝備研究院等產學研平臺正在加速籌建。
為破解科創企業“成長的煩惱”,雨湖區在全省率先設立科創引導基金,構建了“基金+信用貸+研發獎補”金融支持體系,147家企業通過知識價值信用貸款獲得6.55億元授信。通過整合瀟湘要素大市場工作站、中小企業服務平臺等資源,打造企業服務直通車,實現從項目轉化到落地推進的閉環服務。
雨湖區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先后開展產學研對接、政銀企洽談等活動40余場,成功孵化企業15家,幫助轄區內高校和科研機構轉化科技成果14項。
(文/蔣睿 周磊 劉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