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公布了我省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名單。這些農業特色小鎮個個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均以農業產業為依托,具有產業基礎好、加工能力強、品牌影響大、鎮域環境美等特點。
建設農業特色小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從8月7日起,湖南日報推出《“特”立山鄉——來自我省首批農業特色小鎮的報道》專欄,以展示我省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的風采,敬請關注。
千年“蓮鄉”、萬畝荷塘,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8月,是湘潭縣花石鎮最絢爛的季節。信步荷田旁,滿眼生機勃勃,微風吹過,清香四溢。走進湘蓮市場,商賈云集,車水馬龍。
“湘蓮甲天下,潭蓮冠湖湘”。早在秦漢時期,花石人就利用池塘、水壩和涓水港灣種蓮。千百年來,世世代代花石人不僅用勤勞和智慧培育出蓮中之皇“寸三蓮”,也使偏處湘潭縣西南的花石鎮成了四海聞名的“湘蓮之鄉”。前不久,湘潭縣花石鎮被評為我省首批農業特色小鎮。
8月5日,記者走進花石鎮,探尋其發展湘蓮產業的秘密。
會種蓮,也會搞加工做生意
花石鎮種蓮歷史悠久,目前湘蓮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是全國最大的湘蓮生產基地。但花石人不僅會種蓮,也會搞加工、做生意。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些年來,花石鎮湘蓮加工貿易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蓮子加工貿易集散中心。
8月5日7時許,“80后”小伙謝新培便趕到花石湘蓮市場開門營業,卸貨、開機加工、蓮子裝袋、接待商販,忙個不停。
“從我爺爺那輩起,我家就以種蓮為生。”謝新培說,今年蓮子行情不錯,入夏以來,他家生產加工的蓮子已帶來收入幾十萬元。
花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天真介紹,上世紀90年代,花石鎮就已成為全國湘蓮集散貿易中心,鎮里大部分人家既種蓮又做湘蓮生意。為助推湘蓮產業發展,當地政府于1996年,投資建設占地140余畝的花石湘蓮市場。目前,該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湘蓮加工貿易專業市場。
記者走訪花石湘蓮市場發現,“前店后廠”的中小經營戶是市場主角。市場內現有商業門面800多個,入駐湘蓮產業規模企業7家、湘蓮加工及交易散戶300多戶,年銷售總額在50億元以上。
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
多年來,花石湘蓮不愁銷路,但要增加蓮農收入,還得通過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近年來,花石湘蓮也逐步從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型。
“1公斤蓮子能生產3公斤蓮蓉,利潤要比初加工的蓮子高出20%左右。”花石鎮湘蓮精深加工“第一人”——湖南金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董炯說。2012年,董炯說服家人,籌資建設蓮蓉加工廠,成為花石鎮首家蓮蓉生產企業。近5年來,董炯的公司在產品研發上年均投入20萬元,研制出低糖金裝白蓮蓉、無糖金裝白蓮蓉等8種蓮蓉產品,年銷售收入從起初不足400萬元增加到去年1000余萬元,利潤翻了幾番。
精深加工使傳統湘蓮衍生出湘蓮月餅、藕粉、蓮芯茶、蓮子酒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給花石鎮這座千年古鎮注入了新活力。
湘潭縣澤潤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平說,2013年他做建材生意來到花石鎮,發現這里的蓮子適合釀酒,于是,他請來有豐富經驗的釀酒師程益民共同創業。經3年摸索,釀造出原生態湘蓮酒,并注冊成立澤潤生態農業公司。公司所產“蓮鄉坊”湘蓮酒銷得很好,預計今年產銷量將達100噸。
融合發展旅游觀光休閑業
8月5日上午10時,在花石鎮湖南良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茶客室,10來位年輕人圍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談論發展湘蓮產業的事,氣氛活躍。這些年輕人都在當地從事湘蓮加工與貿易,常聚在一起討論發展新思路。
“我們正著手建設一個集蓮子種植、加工、觀賞休閑、飲食民宿及育種于一體的生態荷花園項目,力爭打造成‘網紅’景點。”良源食品公司董事長胡培源說,花石鎮有著廣袤的荷田,發展旅游業“錢”景看好。
花石鎮黨委書記胡衛介紹,旅游業是花石鎮主打新產業。近年來,該鎮以傳統湘蓮產業為基礎,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已成功舉辦“蓮動瀟湘”馬拉松越野賽、連續5年舉辦“花石賞荷之旅”等特色旅游活動。同時,依托十八羅漢山、花石水庫、漢城橋等自然、人文資源,建設旅游觀光休閑區。
據統計,近5年來,花石鎮年均接待賞荷度假、休閑旅游的游客15萬人次以上,拉動消費4000余萬元。
■相關鏈接
湘潭縣湘蓮小鎮
花石鎮是湘潭縣湘蓮核心產區,全鎮湘蓮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規模居湘潭縣第一。花石鎮人還在鎮外種植湘蓮15萬畝以上,涉及省內外20余個縣市。
經多年發展,花石鎮建成了全國規模最大的蓮子加工產業集群,發展湘蓮加工規模企業11家。花石鎮花石湘蓮市場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湘蓮加工貿易專業市場,年銷售總額在50億元以上。目前,該鎮利用當地資源,正加快推進湘蓮精深加工,并發展旅游等產業,形成集湘蓮原種、種植、加工、倉儲物流、線上線下交易、旅游休閑等于一體的綜合產業集群。
(文/蔣睿 李耀湘 羅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