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公布了我省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名單。這些農業特色小鎮個個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均以農業產業為依托,具有產業基礎好、加工能力強、品牌影響大、鎮域環境美等特點。
建設農業特色小鎮,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工作。從8月7日起,湖南日報推出《“特”立山鄉——來自我省首批農業特色小鎮的報道》專欄,以展示我省首批10個農業特色小鎮的風采,敬請關注。
“醫不到廉橋不靈,藥不到廉橋不香”。邵東縣廉橋鎮因藥材而建、因藥材而興,目前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6萬多畝,種植戶3200多戶,藥材年成交額超70億元,成交量在全國17個藥材專業市場中排名第4,廉橋鎮也被譽為“南國藥都”。
8月7日,記者走進中國特色小鎮、我省首批農業特色小鎮——邵東縣廉橋中藥材小鎮,實地探訪“中藥興鎮”的奧秘。
從“馬路市場”到規模化規范化經營
8月7日上午,記者從邵東縣城乘車沿320國道來到廉橋鎮。“廉橋藥市歷史悠久,改革開放后得到快速發展。但以前是‘馬路市場’,中藥材店開在320國道兩旁,路旁還有擺攤的。”廉橋鎮副鎮長李存元告訴記者,320國道穿廉橋鎮而過,高速公路未修前,從邵東縣城去長沙只能走320國道,“馬路市場”因此而生,最多時路旁有800多家中藥材店鋪。
“馬路市場”讓不少商戶掘到了第一桶金。但占道經營,甚至有人在馬路上曬藥材,不僅影響交通,也不利于管理,藥材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為此,邵東縣決定對廉橋藥市進行規范。2004年,當地征地535畝、引資4.5億元,建設廉橋藥材市場,建門店1200多家。2006年市場建成后,“馬路市場”商戶陸續搬了進來。
車過廉橋鎮興廉路,便到了廉橋藥材市場,濃濃藥香撲鼻而來。市場里店鋪整齊劃一、井然有序,各種藥材琳瑯滿目,品種有2000多種。“其他市場買不到的藥材,這里基本能買到。”李存元說。
規模化、規范化經營,推動了廉橋藥材市場發展。“馬路市場”高峰時,廉橋藥材年成交額只有10多億元,現在超過了70億元。在廉橋鎮做了30多年藥材生意的廉綏藥材棧老板周桂花說,廉橋藥材市場一建好,她就將店鋪從“馬路市場”搬了過來。去年,她店子中藥材銷售額達1000多萬元,是以前的好幾倍。
單一式產銷到全產業鏈發展
廉橋鎮早就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藥材市場由此而興。現在,廉橋鎮不僅大規模種藥材、銷藥材,藥材加工業也異軍突起,形成了集種植、加工、倉儲、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在廉橋鎮瓦子坪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主要種植著玉竹、白芍、玄參、枳殼4種藥材。基地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基地由農信中藥材合作社和盎盛種養合作社經營,所種藥材由省級龍頭企業湖南松齡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保底收購,公司將收購的藥材加工成飲片,銷往全國各地。
“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打破以往廉橋鎮藥材單一原材料產銷模式。2003年,該鎮“馬路市場”5名個體經營戶發起成立了鎮里第一家股份制制藥企業——湖南松齡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成為廉橋藥材加工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在廉橋鎮,已有上規模的中藥材加工企業23家,去年加工總產值達23億元,并形成了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
同時,廉橋鎮還在大力發展中藥材服務業。去年,海南海藥公司落子廉橋鎮,成立湖南廉橋藥都醫藥有限公司。該公司設在廉橋藥材市場,可提供種植、加工、倉儲、貿易、溯源、質檢等全產業鏈服務。公司的倉儲物流中心現已投入使用,是我國目前單體面積最大的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已為20余家企業和經營戶提供服務,其交易中心也已正式營運。“我有一個夢想,就是打造中藥材行業的‘阿里巴巴’。”該公司總經理黎剛說。
距廉橋藥材市場2公里、緊鄰滬昆高速廉橋互通處,廉橋醫藥工業科技園正在建設中。“一個搞藥材銷售,一個搞藥材加工與制作,以后我們廉橋藥材產業規模將變得更大。”李存元笑著說。
李存元介紹,廉橋醫藥工業科技園已簽約入駐企業3家,廠房建設在加快進行。該園占地3平方公里,總投資60億元,擬引進100家以上中藥材加工企業。“到時候,廉橋中藥材產業將向精深加工挺進,將生產單方顆粒、中成藥等。”李存元信心十足地說。
■相關鏈接
邵東廉橋中藥材小鎮
邵東縣廉橋鎮中藥材資源豐富,栽培歷史悠久,目前種植面積達2.6萬多畝。該鎮玉竹、玄參、射干產銷量占全國份額80%,杜仲、厚樸占70%,白術、金銀花、百合占50%。
市因藥建,鎮由市興。早在明清時期,在寶慶東大路廉橋段,就形成了中藥材市場一條街,開了幾十家店鋪。改革開放后,廉橋藥材市場迅速發展,目前在全國17個藥材專業市場中排名第4。
廉橋鎮政府負責人表示,將以這次獲評我省首批農業特色小鎮為新的起點,大力推進藥材種植、加工、倉儲、銷售全產業鏈發展。還將利用當地獨特資源,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業等。
(文/張佳偉 唐冉 羅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