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編制過程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精神,省教育廳在深入調研和公開征集意見的基礎上,組織起草了《湖南省“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征求意見稿,在廣泛征求意見、組織專家論證、反復修改完善后,報省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經省委常委會審定。
二、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全省教育事業全面發展,辦學條件有效改善,教育結構不斷優化,教育質量穩步提高,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持續增強。全省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達85.92%,實現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到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趕超;義務教育跨越全面普及和基本均衡兩大關口,進入優質均衡發展階段;高中教育毛入學率達93.29%,步入普及協調發展新階段;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初步形成;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3.64%,邁進普及化階段。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如教育保障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不同程度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還不充分,高等教育高峰不高,終身教育的協同推進機制還不健全,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三、《規劃》編制的主要考慮
1.聚焦主題,確定發展重點。聚焦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突出優質協調發展,明確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重點。
2.對標要求,確立發展目標。立足我省教育發展現狀,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點,對標國家教育事業發展要求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定我省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指標。
3.問題導向,破解發展難點。客觀分析現階段我省教育發展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產教融合不充分、高等教育高峰不高、辦學行為不規范等問題,針對性提出措施,著力破解難點問題。
4.提升能力,服務發展戰略。把教育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圍繞重大決策、重點產業、重要民生,著力提升人才和智力支撐能力、服務科技創新能力、產教融合發展能力,助推鄉村振興、“三高四新”等發展戰略。
四、發展總體要求
一是明確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總的指導思想;二是提出了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優先發展、堅持協調發展、堅持創新發展的基本原則;三是確立了發展更有質量、供給更加公平、保障更加充分、服務更加優質的總體發展目標。
五、發展主要目標
《規劃》客觀分析了全省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各類困難與問題基礎上,綜合研判了湖南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面臨的新機遇,對標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和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科學確定了湖南“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目標:到2025年,初步構建起符合湖南實際的高質量教育體系,主要發展指標基本達到教育現代化水平,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穩步提升,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明顯提高。到2035年,總體實現教育現代化,全面進入教育強省和人力資源強省行列。
六、發展重點任務
明確了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三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四是推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協調發展,五是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高地建設,六是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七是推動終身教育創新規范發展,八是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九是擴大教育開放與交流合作,十是增強教育服務區域發展能力。
七、主要保障措施
《規劃》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組織保障: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二是法制保障:推進依法治教;三是體制機制保障: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四是經費保障:保障教育經費投入穩定增長;五是隊伍保障:全面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六是科技保障: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七是科研保障:加強教育科學研究;八是安全保障:維護教育系統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