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及時發現中小學校新冠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發病 情況,做好傳染病疫情處置,守住不發生校園規模聚集性疫情的底線,3月6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教育廳聯合發布《湖南省中小學校新冠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疫情監測和處置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該方案適用于全省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托幼機構等,以下簡稱“學校”)新冠病毒感染等重點傳染病監測、報告、處置工作。
《方案》要求,學校應堅持每日晨(午、晚)檢、傳染病疫情報 告、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復課證明查驗等。晨檢一般在每日早自習或上第一節課前進行。當校園所在社區或校園內發生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按照當地衛生健康、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加強對特定傳染病癥狀檢查。發生急性傳染病暴發流行時,應在下午第一節課前增加午檢。有住校學生的還應進行晚檢。
癥狀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觀察學生精神狀態、詢問學生健康狀況、登記因病缺勤情況等,通過觀察、詢問等方式,重點檢查學生是否有發熱、咳嗽、咳痰、咯血、皮疹、嘔吐、腹瀉、黃疸、結膜充血、腮腺疼痛腫大等傳染病早期癥狀。
發現疫情,學校應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門進行報告,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學校發現師生員工有新冠病毒感染疑似癥狀的,應立即將其轉至師生健康觀察室臨時留觀,并指導家長接護學生前往醫療機構就診。疫情暴發期間,根據風險研判結果,確有必要時,對涉疫學校可采取短期內線上教學或臨時封閉管理措施。疫情流行嚴重時,應限制舉辦大型活動及聚集性活動。疫情風險解除后,要迅速恢復正常教育教學。各地應按照分級處置原則,對涉疫學校是否采取停課等措施進行綜合研判和風險評估,停課范圍一般以班級為單位。
《方案》還要求,學校應強化監測指導,改進校園公共衛生,持續開展健康教育,引導師生樹牢并自覺踐行“健康第一 ”理念,堅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養和自我防護能力,當好自身健康第一責任人。
(文/周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