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交171項社會事務、核減人員71.1%后,招商引資高潮迭起,項目建設快馬加鞭——
益陽高新區輕裝快跑
前不久,益陽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接到偉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反映:晚上下班時間和最后一班進城公交時間重合,建議末班車推遲10分鐘發車。
接到反映后,企業服務中心立即與公交公司對接,當晚便解決訴求。“園區社會事務剝離之后,我們可以專心服務企業發展。”益陽高新區企業服務中心主任羅孟林說。
剝離社會事務,主攻產業
益陽高新區是益陽市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此前,由于益陽高新區還要托管“一鎮兩街道”,承擔大量社會事務,且機構臃腫、人員龐雜,精力難以聚焦產業發展主責主業。
2024年3月,益陽高新區開展“社會事務剝離、精簡機構人員”改革,將171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移交至市直部門和赫山區委、區政府,托管的“一鎮兩街道”移交赫山區管理。75%以上的工作力量向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等領域傾斜。
“作為招商引資的主導部門,社會事務沒剝離前,總共20多人,30%的人負責社會事務,想大展拳腳卻力不從心。”益陽高新區經濟合作局局長熊宇宏說。
掙脫社會事務束縛的益陽高新區,招商引資高潮迭起。去年,圍繞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兩主一特”產業發展定位,益陽高新區先后赴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長株潭等區域舉辦4場“雙招雙引”活動,承辦“粵港澳大灣區百企進益陽”高新專場活動等,在“北上深長”4市派駐4支駐地招商服務隊。系列招商引資活動現場簽約項目20個,引資近80億元;全年新簽約項目48個,完成全年目標的104%。
項目建設快馬加鞭。益陽高新區實行重大項目班子集體“周調度”,實施基礎設施、產業“雙十大”項目“雙周現場調度”推進機制。信維電科MLCC產業園接續通過23次調度后,實現達產移交運營。
去年,益陽高新區新開工項目40個、新投產項目37個,雙雙完成全年目標的105%;128家“兩主一特”企業總產值290.57億元,同比增長5.91%。
精簡機構和人員,不減服務
此次改革,益陽高新區還對機構和人員“瘦身”,全區在職人員(含國有企業)核減率71.1%,其中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核減率69.2%。通過人員精簡,每年預計減少人力資源成本1.3億元以上。
人員減少,服務企業能不能跟上?為做好改革試點“后半篇文章”,益陽高新區創新激勵措施,出臺《駐外招商人員管理辦法》《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實施容錯糾錯工作辦法》等制度,提高干事創業的正向激勵。
去年11月,益陽高新區創新推出“企業吹哨、部門報到,24小時服務不打烊”模式,為企業提供全天候、全周期的高效服務。該區整合13個職能部門及水電氣等要素保障單位,配備17名專職聯絡員,解決園區企業在籌備、建設、運營等各階段遇到的問題。每個訴求不僅派單至責任部門,還同步派單給企業專屬項目聯絡員,實現雙線并行追蹤,同時建立“接哨—派哨—跟哨—銷哨”閉環管理制度,確保企業訴求落到實處。
益陽科力遠電池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地址變更訴求,當天接哨、當天銷哨;湖南吉材硬質合金有限公司擴大銷路訴求,在企業服務中心牽線搭橋下,與兩家企業簽約……截至目前,益陽高新區累計受理企業訴求65條,辦結率81.7%,回訪滿意率100%。
(文/張佳偉 陳泱羽 周少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