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醫院是縣域內醫療衛生中心,老百姓主要就醫場所。記者22日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湖南縣域住院就診率已連續3年超過90%,實現了縣域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全覆蓋,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目標。
過去5年,我省堅持以病種為方向,以能力為重點,推動縣級醫院聯合聯動、轉型發展。2015年,我省啟動縣域三級醫院創建,以此為抓手,打造了一批三級縣級綜合醫院,形成樣板效應。截至目前,全省87個縣(市)共有三級縣級公立綜合醫院19家,二級甲等縣級公立綜合醫院68家,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全省探索推行以“科對科”精準幫扶與同質化培訓相結合的對口幫扶新模式。一方面,根據全省40家貧困縣(國貧)縣級綜合醫院所在縣(市)疾病譜和外轉率情況,確定200個重點建設臨床專科,由幫扶醫院實施精準對接。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兩手抓,以縣級醫院緊缺人才和技術為重點,委托大型三級醫院舉辦同質化培訓班,累計培訓2萬余人次,逐步實現為每家貧困縣縣醫院配備合格的臨床審方藥師、呼吸治療師、肺康復師、腫瘤科骨干醫師等專科人才目標。
自2017年起,省財政每年投入3200萬元,支持貧困縣縣醫院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目前,我省在貧困縣縣醫院已經實現腫瘤化療與癌痛治療、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急性腦梗死靜脈溶栓、尿毒癥腹膜透析、呼吸治療與肺康復、專職院感管控人員培訓“六個全覆蓋”。同時,省財政自2017年起,3年投入1億元,為所有貧困縣縣醫院和789個鄉鎮衛生院建立遠程診室,重點打造縣域遠程影像、心電、檢驗、會診“四大中心”。
全省還啟動了縣級醫院胸痛、卒中、創傷、高危孕產婦與兒童急救“五大中心”建設,基本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三統一”模式(標志標識、救治流程、制度規范)。全省急性胸痛患者住院死亡率等核心指標均明顯優于全國平均水平,成功救治了許多極危重患者,減少了死亡和殘疾。
(文/段涵敏 歐陽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