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要發展,鄉村更要振興。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開局之年,發展智慧農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已然成為加快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切入點和發力點。11月5日,在2021年數字湖南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定目標、劃重點,提出要推進數字技術在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將數字技術的因子撒向廣袤的田野,信息化才會成為田園牧歌的生活常態。
聚焦農業生產的“最先一公里”,湖南有所作為,也必將大有可為。高效智能節水灌溉系統,讓桃源縣的村民實現“手機一點水就到田里”;物聯網智慧農業管理系統,隨時給漣源市的村民“匯報”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狀態;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讓安化黑茶管理難、規模化難問題迎刃而解。持續釋放的數字紅利,給鄉村振興插上了數字化的翅膀,今天的湖南鄉村,倒映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天光云影。
伴隨現代化的浪潮,農業已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低端落后景象,農業生產領域處處閃耀著數字技術的影子,小農戶也搭載電商大平臺,收入翻番,富足可盼。2019年,城步苗族自治縣的副縣長和縣長助理開通“城步芝麻官”直播號,幫助農民賣貨,在田間地頭刮起一股“開播風”;為備戰今年“雙十一”,道縣農產品電商企業開足馬力,策劃營銷、上線直播;過去只存在于科幻片中的全程機械化操作的無人農場,如今已成為可感知的現實場景,令人感受“科技”種田的魅力……從田間到直播間,從農業生產到產品銷售,數字生產、數字生活的每一幕場景,都留下了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的奮進足跡。
世界計算大會永久落戶長沙、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在湘舉行、岳麓峰會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行業性品牌……近年來,湖南數字技術的“基因”鮮活跳動,“孵化”出一大批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技術、新應用,不僅展現著數字經濟發展的萬千氣象,也折射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努力方向。發動“數字”引擎,為鄉村振興添薪續力,湖南鄉村振興的未來必定潛力無窮。
(文/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