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金融知識,農村老人常常被詐騙分子盯上;不會操作ATM機,只能眼巴巴望“機”興嘆;各類繳費“移動化”,線下支付“沒有門”……這些情況,常常在農村上演,成為村民之痛。廣袤農村呼喚金融知識下鄉,更呼喚普惠性金融服務下鄉,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長沙中心支行、湖南銀保監局、湖南證監局等七部門聯合印發《湖南省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方案》,30條“硬核”措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匯聚金融力量。方案明確,要設立“金融村官”,打造“一站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綜合服務平臺?!敖鹑诖骞佟钡脑O立,為解決助農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按下了“加速鍵”。
“金融村官”不是官,是服務農村的“排頭兵”。做好普惠性金融服務這篇大文章,須“走出去”“沉下去”“融進去”。設立“金融村官”,是由被動服務變主動關懷的有益實踐。聚焦農民生活中的每一個金融“難題”,讓“金融村官”走進社區、走進群眾,宣傳金融知識、進行金融服務,既提升金融機構的品牌聲譽,也彰顯著便民利民的宏大格局。
俯下身子,才能聞到泥土的芬芳。廣袤的農村地區,是發展潛力相對較大的金融“藍?!薄!敖鹑诖骞佟毕鲁烈痪€,是將群眾冷暖系在心頭的實在舉措。瀏陽“金融村官”盧文娟拜訪營銷客戶時,“順手”通過微信朋友圈幫村民銷售橘子;“金融村官”主動上門授信,幫助湘潭谷塘種養專業合作社渡過難關……每個細小的服務,都能讓金融“活水”更好浸潤農村田野,讓農村致富經念得更響,讓百姓錢袋子變得更鼓。
奏響服務鄉村振興的壯美樂章,“金融村官”得“融”出地方特色。一站有一站的風景,一地有一地的美麗。普惠性金融服務要辦到群眾心坎里,就得聚焦湖南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因地制宜、“對癥下藥”。如支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完善種業融資服務體系、探索金融支持鄉村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新模式、強化金融資源與旅游資源對接、強化對重點群體的金融支持。打通服務鄉村振興的綠色通道,破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鄉村振興就在我們的目力所及之處。
(文/曹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