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工作日的首次調研,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許達哲來到了湖南農業大學,就湖南農大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四點明確要求。其中一點是,要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更多扎根農村、知農愛農的新型農業農村人才。
2020年是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歷經8年,湖南767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擺脫了絕對貧困。耀眼成就,令人振奮。按照中央部署,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三農”工作重心將實現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培養更多扎根農村、知農愛農的新型農業農村人才正當時。
應該看到,當前新型職業農民越來越多,“三農”領域實用專業人才也越來越多,但與鄉村振興的現實之需還存在較大缺口。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既需要培養科技人才、管理人才,也需要發現、發掘能工巧匠、鄉土藝術家;既需要有號召力的帶頭人、有行動力的追夢人,也需要善經營的“農創客”、懂技術的“田秀才”。
解決農村缺少人才的迫切難題,需要多管齊下。需要善于自身挖潛,就地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也須善于巧借外力、吸引人才,激勵各類人才到農村廣闊天地中找到用武之地,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生產的專業性更強。培養新型農業農村人才,知易行難,殊為不易。怎么培養?并無捷徑,但有路徑,就是根據需求來培養。比如,可以參照電商扶貧的經驗,培養一批精通農村電商的人才。再比如,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強烈,應培養和儲備一批這方面的人才,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農民的精神層面需求。
培養人才不易,留住人才亦難。要在“育”上做功課,堅持在資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給、公共服務等方面優先保障,真正讓務農成為一份有吸引力的職業。早在2019年,湖南就出臺了《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明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林農)職稱評定試點。這是對農民技能的認可,大大推動了農村引才留才。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鄉村振興是鴻篇巨著。培養更多扎根農村、知農愛農的新型農業農村人才,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沃土,廣袤鄉村就會充滿勃勃生機,迎來更有希望的發展前景。
(文/王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