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返鄉創業迎來熱潮,產業發展風生水起……如今的石門縣三圣鄉山羊沖村,正行駛在振興發展的快車道上。舒心悅目的村容村貌中、歡快明亮的老鄉笑容里,是奮斗向上的力量在奔涌。
鄉村振興,蘊藏在每位鄉親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漫步在山羊沖村里,無論是生態農業合作社,還是民宿風情園,這些鄉親們自己參與創造的新事物,使山羊沖村處處氤氳著上升的希望、發展的活力。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村民們成為了當仁不讓的“當家人”。日子一天天富起來,鄉親們的積極性起來了,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越走越有勁頭。這種追求美好生活、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志氣,不僅是我們戰貧斗困的力量所在,更是走好鄉村振興之路的動力支撐。
白墻黛瓦、綠柳成蔭,步步是景、處處皆畫,原本貧窮落后的山羊沖村如今不但是全省美麗鄉村示范點,也是省級精神文明村。取得的成就不易,山羊沖村村民們的自強精神更為可貴。鄉村振興,不能光看村民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村民們精神風貌怎么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相對封閉的傳統村莊,遲早會面對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世界,實現小富亦不能丟失艱苦奮斗的精神,面對困境更需要攻堅克難的心勁。根基扎在泥土、枝葉沐浴陽光,唯有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力量,鄉村這棵大樹才會愈加枝繁葉茂。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這場從內到外的山羊沖村之變,離不開黎靜等鄉賢的“帶路”。去年大熱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中,有人問道:你現在和家鄉的距離是多遠?有人答相隔幾千公里,有的人答只有幾百公里,而有人答此刻就在家鄉。岳塘村80后扶貧專干唐萍,從大城市回到家鄉,青春的汗水灑滿扶貧路;花垣縣石欄鎮的苗族姑娘石佳,將苗繡技藝和多樣創意結合,讓家鄉的苗繡在一針一線中走向世界……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感召下,在念茲在茲的鄉情縈繞中,越來越多的人返鄉創業,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
何人不起故園情,何人不愿故鄉好?當前,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需要愛農村、懂農業的人才以發展的眼光積極探索,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因此,各地更要在精準施策、細化服務、技術護航等方面下足功夫,振興鄉賢之心,帶動更多有生力量投入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內生動力與外來助力相得益彰,方能繪就出鄉村的美麗新圖景,孕育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習近平總書記說,“現代農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鄉村振興的大幕已經拉開。只要我們始終保持不服輸、不放棄、不泄氣的韌勁兒,將對故鄉的熱愛化作發展的機遇和動力,匯聚起鄉村振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定能把故鄉建設成為令人向往的家園。
(文/萬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