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誰牽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誰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誰就能占領先機、贏得優勢。
在剛剛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創新究竟怎么“創”指明了方向,強調要研究真問題,形成真榜、實榜,讓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科技領軍人才掛帥出征,推行技術總師負責制、經費包干制、信用承諾制,做到不論資歷、不設門檻,讓有真才實學的科技人員英雄有用武之地。
科研選題要“較真”。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研究方向能否順著發展軌道、服務經濟主戰場、契合群眾需求,決定了科技創新的價值與貢獻。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點燃科技創新“引擎”,需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發揚“較真”精神,聚焦“四個面向”敢提問題、攻堅真問題。面對一項項現實而緊迫的重大任務,科技創新不能繞開問題談攻關、躲開矛盾說突破,研究著力點必須要從實際問題中提煉,以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倒逼科技創新,用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
攻關“卡脖子”要“較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絕非朝夕之事,對一些卡脖子的重大科技項目,不僅要有“十年磨一劍”的毅力,在技術突圍、成果轉化、資源共享等方面敢打硬仗,也要在鼓勵科技人員大顯身手、大有可為方面敢于較真。須樹牢“英雄不問出處”、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導向,破除“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拆除限制人才同臺競爭的臺階,營造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環境,用“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激活科研人才創新創造能量,讓身懷“一招鮮”的人才在科研攻關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科研作風要“較真”。當前,科技創新最難啃的“硬骨頭”,在于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這兩個環節,挑重擔子、啃硬骨頭,需要科技工作者較真碰硬攻堅制勝。堅守“較真”的科研作風,保持“較真”的科研定力,集中主要精力投入科技創新和研發活動,摒棄浮躁、腳踏實地、甘坐“冷板凳”,持之以恒探索“卡脖子”技術的基礎理論、技術原理,把握好科技這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變量”,弘揚科學家精神,主動肩負歷史重任,推動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文/劉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