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舉辦的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上,“開源模式”被諸多專家學者反復提及。“開放源代碼”,不但是當今形勢下通過開發合作更快打破技術壟斷、實現技術突圍的創新之舉,其背后更彰顯了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時代發展大勢。
當前,國產芯片還無法完全替代國外產品,中國在芯片技術上受制于人,常被稱為“缺芯少魂”。如何突破芯片“卡脖子”的問題,是大家最關心,也是最迫在眉睫的問題之一。“開源模式”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允許用戶對源代碼進行修改和學習,讓中小企業參與研究開發,降低了芯片開放的成本和門檻,為計算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也為中國芯片“彎道超車”提供了新思路。
縱觀各國技術創新發展歷史,交流協作和思想碰撞才是創新動力的源泉。在合作互鑒共同發展,在互利共贏中實現繁榮,亦是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雖然疫情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但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我們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也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在如期舉辦的第三屆進博會上,湖南逾1300家企業赴會參展,拿出最硬核的技術和產品,展現了開放合作的誠意與擔當,正是希望通過宣傳展示湖湘文化和“湘字號”產品,與國內外企業進一步加強交流互鑒,在開放中分享機會和利益,深化務實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實現強強聯手、互利共贏。
“眾力并,則萬鈞不足舉也”。日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只要我們以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南的新定位新目標新要求為根本遵循,用好中非經貿博覽會和湖南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臺,全面擴大開放,深入改革創新,定能在開放合作中創造機遇、破解難題,走出一條有效應對沖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文/萬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