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向強而行,向新而進,向高而攀。為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八大行動”部署要求,助力實施主體強身行動,本報今日起開設“主體強身行動”報道專欄,宣傳展示促進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敬請關注。
“當場免去近40萬元電費及滯納金,解決了企業用電問題,也堅定了我們的發展信心。”近日,湖南海荃游艇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共拓對沅江新推出的政企溝通平臺“園區市長日”點贊說。
沅江是湖南船舶制造主戰場,船舶產業獲評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產值占湖南省船舶制造業的80%,更有一批船舶走出國門、“艇”進中東……
書寫新“船奇”,沅江憑什么?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沅江市大力實施主體強身行動,真情助企、送“智”入企、真金扶企,多措并舉推動沅江船舶駛向“星辰大海”。
真情助企,解決“急難愁盼”
8月30日,南洞庭湖畔,湖南海荃游艇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焊花飛舞,工人正在趕制訂單。兩艘豪華游艇已具雛形,預計年底交付迪拜客戶。
正在查看作業進度的嚴共拓很高興,公司剛收到一筆近80萬元的合同欠款。
“公司實施訂單式作業,正常運作需要充足流動資金,但不少合同尾款收不回,成了我們的心頭難。”令嚴共拓欣喜的是,公司將這一難題反饋到沅江高新區后,很快有了結果。
“我們以園區名義向欠款單位發函,督促盡快支付。”沅江高新區副主任黃升亮介紹,高新區還專門成立武漢海事法院沅江訴前調解中心,成功解決涉船舶企業糾紛30余起,為企業收回應收款1000多萬元。
聚焦企業“急難愁盼”,沅江創新建立“園區市長日”制度,明確每月8日由市長帶領分管市級領導面對面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出臺《關心關愛企業家“二十條”》,實施重點企業幫扶聯系制度,真心真情助企解憂。
送“智”入企,搭平臺引人才
近年來,沅江船企紛紛競逐新能源賽道,技術儲備成了企業發展底牌。
湖南金航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制造了國內首艘萬噸級特定航線江海直達LNG(液化天然氣)/柴油雙燃料敞口集裝箱船。公司董事長羅立輝坦言:“向新能源轉型,我們要想走在前面,還有不少技術限制。”
讓他放寬心的是,市領導帶隊赴長沙舉行招才引智活動,并幫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今年4月,該校博士生導師柴威團隊與公司合作研發“LNG新能源動力節能減排應用技術”。
送“智”入企,沅江幫助船舶企業與湖南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10余所高校建立產學研聯盟;打造船舶館,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平臺。此外,沅江還發布“人才新政20條”,專門拿出17個事業編制用于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
以“智”賦能,目前,沅江船舶產業在LNG、純電動、太陽能等新能源船舶應用方面,創造了多個國內、省內第一。
真金扶企,不等“貸”、有獎補
“500萬元貸款,低利率無抵押,就像一場及時雨。”說起今年3月拿到的這筆“科創貸”,湖南精一科技環保公司研發部經理彭智鋒非常感激。
該公司專業生產各類船用配套設備。“由于部分生產設備本地沒有,去外地生產物流成本太高,企業亟須自購生產設備,這筆錢正好可以用上。”
真金白銀助企,沅江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推廣太陽能、LNG、智能駕駛等船舶制造新技術、新工藝;出臺《支持工業經濟發展“二十條”》,對新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一次性獎勵,真正讓船企“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文/吳媚 范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