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0公斤鮮活的漢壽甲魚從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啟程,搭載航班運往肯尼亞,這是湖南食用甲魚首次出口非洲,標志著漢壽甲魚這一地標性農產品正式進軍非洲市場,進一步拓展全球銷售網絡。
漢壽縣地處洞庭湖西濱,擁有得天獨厚的水域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被譽為“中國甲魚之鄉”。自1974年成功攻克人工孵化甲魚技術難題以來,漢壽甲魚產業歷經半個世紀的持續發展,已逐步形成從孵化、養殖到加工、營銷的完整產業鏈條。
漢壽甲魚以其體薄片大、裙邊寬厚、肉質鮮美等特點,以及高耐壓、高蛋白、無藥物殘留的綠色養殖優勢,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高度評價。
漢壽縣大力推行魚鱉混養和“大水面、低密度、仿生態”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不斷提升甲魚品質。同時,該縣通過甲魚生態健康養殖技術培訓以及產業園的輻射帶動,提高了科技應用水平,促進了養殖戶的增收與產品質量的提升。
在品牌建設方面,漢壽縣著力打造“仙湖牌”“華甲”等12個甲魚產品品牌,其中多個品牌已獲得綠色食品認證以及出口備案基地認證。銷售網絡覆蓋全國,并遠銷歐美和東南亞,形成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格局。該縣甲魚產品年銷售額達5億元以上的企業已有4家,多家企業入駐電商平臺,網絡銷售量持續增長。此外,華樂等企業還研發了多種甲魚預制菜產品,如“位上餐”“甲魚缽”“甲魚煲”等,深受消費者喜愛。截至目前,全縣甲魚養殖面積達18萬畝,年產稚鱉6000萬只、商品鱉4.5萬噸,年產值達80億元,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
此次漢壽甲魚成功出口肯尼亞,是漢壽縣甲魚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不僅為當地甲魚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為促進中非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搭建了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