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湖南省加快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提出20條具體舉措,著力解決科技成果“不愿轉”“不敢轉”“不會轉”“不會接”等難題。湖南省科技廳對《措施》進行了解讀。
《措施》提出,對主要從事應用研究、試驗發展、中試熟化、成果轉化的科研人員,將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技術服務等科技成果轉化成效評價指標,作為職務晉升、職稱評審、獎勵評選的重要依據并加大權重,不將論文作為評價的限制性條件。
“不愿轉”方面,提出強化高校成果轉化導向,建立以成果轉化成效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大橫向科研項目評價權重,支持高等院校自主設置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技術崗位。
“不敢轉”方面,提出初始權益分配改革,開展職務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實行職務成果單列管理;鼓勵高等院校開展以科技成果轉化為導向的科研活動;對高等院校有行政職務、是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或對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實行區別于一般黨政干部的管理。
“不會轉”方面,提出支持高校設立持股平臺,引育服務機構和專業服務人才,采用“先用后付”方式許可他人有償或無償實施財政資助項目的高價值專利等舉措;支持高等院校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或科技成果經營公司,作為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的持股平臺,代表高等院校開展科技成果的托管運營;支持高等院校打破校際界限,采用多種形式設立專業化服務機構,培養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
“不會接”方面,提出建立成果轉化工作評價激勵機制,發展新型研發機構和中試基地,促進成果供需精準對接匹配;引導有條件的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大學科技園等聯合社會資本,設立用于產學研協同創新的種子、天使子基金,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初創期企業的支持力度。
7月17日發布的2023年湖南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轉化指數顯示,2023年,湖南省高校科技成果本省轉化率為50.33%;湖南省高校專利轉讓及許可次數達1506次,專利許可備案金額達7285.23萬元;高校技術合同成交額35.65億元,是2020年的2.53倍;中南大學、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的指數位列前三名。該指數由湖南省科技廳、省教育廳聯合委托湖南省科技信息研究所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