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指導地方培育“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模式發展標桿,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設立產業帶“線上專區”。
省商務廳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湖南省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331.02億元。第三方監測數據(亞馬遜)同比增長7.9%,樣本企業數據同比增長16.86%。
“跨境電商+產業帶”,正在成為湖南外貿發展的“新引擎”。
強強聯合,形成良好“化學反應”
8月28日,位于湘潭市的梨樹全創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生產線“火力全開”,正源源不斷地生產印刷電路板。
“我們普通量產的產品為18層印刷電路板,最多有26層,厚度不到4毫米,卻可滿足自動駕駛系統、雷達系統等高端汽車對復雜功能的需求。”梨樹全創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客戶遍及世界各地,思科、谷歌、通用、蔚來汽車等行業巨頭都是他們的合作伙伴。
湘潭目前形成以湖南華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梨樹全創科技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電子元器件產業帶,生產及銷售等相關企業超20家,跨境電商業務相當紅火,年進出口總規模達10億元。
湖南產業帶資源豐富,“跨境電商+產業帶”強強聯合,形成良好“化學反應”。
2023年,湖南評定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帶6個,分別是瀏陽市煙花爆竹、醴陵市陶瓷、湘潭經開區電子元器件、邵陽縣發制品、邵陽經開區發制品、藍山縣皮具箱包跨境電商產業帶。
發制品行業是邵陽縣外貿出口的主要產業,共有發制品生產型、貿易型、服務型企業24家。其中,美莎發制品公司的產品遠銷美國、日本、韓國、南非等國家,2023年實現進出口4.17億元;至泰發制品有限公司在亞馬遜開設電商店鋪,2023年實現進出口2.12億元。
益陽市竹林資源豐富,全市竹林面積243.3萬畝,被譽為“中國竹子之鄉”。赫山區竹木跨境電商產業園,匯集了益陽市通達竹木制品廠、益陽和祥竹業有限公司等11家從事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2023年,產業園跨境電商企業年出口超過2億元。
缺人才、缺渠道等難題依舊存在
在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硬集團”)型材分公司,一款比頭發絲還細的鉆針,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由這款鉆針制成的微型鉆頭,直徑僅0.01毫米,主要用來在電路板上打孔。在1平方厘米的精細印刷電路板上,可扎出2500個大小一致的鉆孔。”株硬集團型材分公司副總經理凌芝介紹。
硬質合金產業,株洲有“硬”實力。
目前,株洲硬質合金產量在全國行業占比超四成,海外訂單銷售收入穩居全國第一,產業鏈產值超400億元,規模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去年,株硬集團跨境電商交易額達4800余萬元。
硬質合金跨境電商業務需求大,但人才卻難覓。
“硬質合金產業專業性較強,需要既懂專業知識、又有跨境電商運營經驗的人才。”株洲市商務局電商科科長謝選能說,培育一名合格的硬質合金跨境電商人才周期較長,一般的貿易型跨境電商企業缺乏這類人才,難以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精準推廣產品。
跨境電商的興起,在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上作用愈加凸顯,但缺人才、缺渠道等難題依舊存在。
“我們已在探索搭建政校企協同育人平臺。”謝選能說,今年以來,株洲多次舉辦跨境電商就業創業活動,同時推進首期跨境電商就業創業培訓,幫助學生們增強對跨境電商行業的了解,為就業創業提供有力支持。
同時,株洲大力發展海外倉模式,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物流企業等在主銷市場、“一帶一路”新興市場、RCEP區域重點市場布局海外倉,發揮海外倉暢通外貿供應鏈作用。
截至目前,株洲市企業共建設和租賃海外倉7個,總面積4.25萬平方米,分布在美國、俄羅斯、德國等地。此外,籌劃在建或租用海外倉4個,分布在中東、捷克等地。
提供跨境電商發展所需要的陽光和土壤
瞄準“跨境電商+產業帶”賽道,湖南拿出了“真金白銀”。
2023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也是湖南首個跨境電商專項政策。
政策提出,立足現有產業帶資源,推動跨境電商與產業帶融合發展。對年進出口額達到10億元的跨境電商產業帶所在的縣(市、區),最高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報告認為,“跨境電商+產業帶”是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典型場景。它加快了傳統工貿企業的品牌化及出口品類的高端化,助力更多工廠型中小企業進入國際市場。
政策加持下,湖南各市州也結合已有產業帶資源,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
例如,長沙縣共有132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正積極打造汽車及零部件跨境電商產業帶。2023年,全縣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完成規上工業產值615億元,實現整車產量28.4萬臺。
“以跨境電商與產業融合為核心,從主體培育、品牌和產業園建設、海外倉和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人才培養、金融合政策支撐、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加大力度,提供跨境電商發展所需要的陽光、空氣、水分和土壤。”省商務廳副廳長郭寧表示,該廳將持續打造跨境電商產業生態,以產業生態招引跨境電商龍頭企業、服務型企業和功能型企業聚集湖南。
(文/彭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