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農博會)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農業開放合作、農業項目投資促進和農產品貿易合作的重要平臺,省內外農產品“尖貨”齊聚,來自常德的米粉、缽子菜、蔬菜、茶葉等優質農產品悉數亮相,常德展館攜“洞庭漁米”而來,“德”味飄香,全方位展示近年來常德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成果。
看展館:展館創意設計看點十足
走進400平方米的常德展館,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IP”形象成為“門面擔當”,辨識度極高,“常德米粉”和“鼎食文化缽子菜”造型的展示畫十分引人注目,展架上的禮盒一字排開,禮迎八方賓客。整個展館以藍黃色調為主,吸引游客駐足,凸顯農業品牌生命力。
作為常德展館的核心亮點,常德缽子菜和常德米粉依舊占據C位,貫穿整個展位設計,現場精心的布展和燈光效果,觀展者可近距離感受常德美食的品質與魅力,仿佛置身于真實的常德河街中,品宴常德本地特色優質農產品。
同時,來自常德市9個區縣市特色農產品展區的展品琳瑯滿目,吸引眾多客商前去“打卡”。
看新奇:推出“院士一桌飯 常德宴”
常德甲魚裙邊、干鍋石門肥腸、銀絲合歡鯽魚湯……首次在農博會亮相的“院士一桌飯 常德宴”,引人注目,在研發菜品食材展示區,重點展示了常德館主推的缽子菜品及其主要食材,每個菜品旁邊標明了菜品特色、菜品用料、食材推薦官等。其中,食材推薦官由院士團隊擔當。
在現場餐桌上,常德甲魚裙邊,以其獨特的烹飪技藝和食材搭配,讓人耳目一新;干鍋石門肥腸,則巧妙采用了常德桃源黑豬肉為原材料,肉質細嫩,味道醇香,回味無窮;卷起千堆雪,融合了德人牧香的牛奶與富硒土雞蛋的鮮嫩相結合,口感層次豐富,令人贊不絕口。
農業院士集體推出“院士一桌飯 常德宴”,一道菜代表著一道科技實力。據介紹,常德市將通過院士科技賦能,強化與常德地方特色農產品有機結合,運營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實現田間到餐桌的多業態融合提升,促進常德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看特色:加工農產品占據“半壁江山”
常德展館內的石門柑橘、食用菌、玉臂藕等產品,也得到參觀者青睞。除了鮮銷農產品,常德米粉、食用菌、靈芝、醬板鴨系列、代用茶、豆制品、擂茶、甲魚缽、德人牧香奶、休閑零食等加工農產品,占據了展館的“半壁江山”。
“這次我們攜帶的都是預制菜加工產品,半天時間,收到了不少企業的‘好友申請’。”湖南湘佳牧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湘佳是一家“從農場到餐桌”全產業鏈運營的農牧業龍頭企業,被譽為“中國生鮮家禽第一股”。隨著加工技術、保鮮技術的發展,預制菜賽道日漸“擁擠”,湘佳以全產業鏈思維進軍預制菜,結合自身的優勢,使得我們湖南優質雞的品種得到突出。
常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預制菜行業標準化程度不高、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常德市將重點開展行業、企業產品標準化建設。依托湘佳美食心動、大湖預制菜產業園,培育巧佳宴、潤燊食品、建宇食品等預制菜企業,建立食品研發工作站、技術交流中心和創新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研發試驗、示范推廣,打造洞庭湖小龍蝦、常德甲魚、石門肥腸、桃源黑雞、武陵羊肚菌等特色菜品。加快推進常德市預制菜產業協會成立進程,整合協會資源,加強產業協作,推動預制菜產品標準、行業標準建立。
據了解,2023年,在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農業農村部主題日活動中,常德市榮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系湖南首個整市創建成功案例。2024年,常德食品加工產業培育壯大了一批龍頭企業,著力打造了糧油、畜禽水產和預制菜、果蔬茶、常德米粉和休閑食品等4個全產業鏈重點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