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澧縣是全國油茶生產重點縣、全省油茶產業發展核心縣。為破解用地矛盾這一制約油茶產業發展的難題,該縣充分利用鄉村“四旁”、自留山和自留地、煙花企業控制區、松材線蟲病除治區、荒蕪殘次油茶林、退出公益林、新建生物防火林帶等七類“閑置地”,合理規劃種植油茶苗,開辟油茶產業發展的新空間。目前,全縣油茶種植面積35萬畝,占林地總面積的61%,預計2024年油茶綜合產值將超過17億元。
各鄉鎮(街道)鄉村“四旁”區域,村民們積極響應號召,在房屋旁邊、道路兩旁、河渠岸旁和農田旁邊,見縫插針種下一棵棵油茶苗。如今,已有52個村利用這些原本被忽視的空間種下了30余萬株油茶苗,新增油茶種植面積1萬余畝。
自留山和自留地也被充分利用起來。根據《湖南省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若干規定》,臨澧縣積極引導農戶開墾自留山、自留地種植油茶。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1個鄉鎮(街道)、117個村(社區)共8000余戶農戶參與其中,新開墾的油茶種植面積達1萬多畝。
臨澧縣是傳統的煙花鞭炮生產縣,煙花生產企業較多。對煙花企業的閑置區域——如停弦渡鎮民泰黑火藥永昌分公司、新安鎮新鑫花炮廠的煙花企業控制區進行科學規劃后,210多畝土地被重新利用起來發展成新的油茶生產基地。此舉不僅美化了企業環境,還筑牢了防火屏障。如今,這些煙花企業控制區的油茶林長勢喜人,引來不少企業學習借鑒。
位于修梅鎮和停弦渡鎮交界處的“古老山”,曾飽受松材線蟲病困擾。在林業部門指導下,1000多畝受災松林經過專業除治和精心規劃,搖身一變成為油茶林,實現了生態修復與經濟效益的雙重提升。
在殘次林更新方面,臨澧縣對佘市橋鎮、太浮鎮、四新崗鎮等7個油茶主產區荒蕪殘次的1萬多畝油茶林進行全面改造。通過精心撫育和管理,曾經荒蕪的油茶林恢復生機,顯著提高了產量和品質。同時,隨著部分公益林的功能調整,臨澧縣刻木山鄉等地5200多畝退出公益林的土地經過調整被用于油茶種植,既保護了當地生態,又促進了農民增收。
近兩年,臨澧縣新建的生物防火帶也全部種上了油茶苗。這些長約20公里、覆蓋面積1000多畝的新建防火林帶,不僅是“防火墻”,還能長成“搖錢樹”。
通過縣、鄉、村三級政府的有效協作,臨澧縣強化了對新造、改造油茶林的管護,確保苗木存活率。截至目前,全縣多途徑盤活“閑置地”3.8萬余畝,栽種油茶苗150萬余株。未來3至5年,臨澧縣將繼續充分用足用好空閑地,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力爭油茶規模達40萬畝以上,實現油茶產業綜合產值25億元的目標。
(文/鄭彥 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