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幾位華僑應邀列席會議,這在我省尚屬首次。
每年一次的省兩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外界觀察一個省(區、市)政策走向、發展目標的重要窗口。邀請華僑代表列席會議,透露出的是湖南高度重視華僑、禮遇親近華僑,寄厚望于華僑的鮮明姿態,展現出湖南進一步擴大開放、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潮面孔”“國際范”。
華僑心有祖國,僑意也是“民意”。邀請華僑列席會議,本身就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體現,是確保決策過程透明和民主的生動體現。廣大華僑既心懷熱望,又有著與家鄉人民不一樣的“他”者視角,往往可以利用自身的國際視野和經驗,為家鄉的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邀請華僑列席會議,進一步增強了華僑的歸屬感和參與度,讓他們更直接地了解、更近距離地觀察祖國和家鄉的發展情況,更有效地促進家鄉的現代化建設。
華僑心系湖南,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2023年以來,僅通過省僑聯聯合省僑辦,與邵陽市、衡陽市等地一起舉辦的兩屆“聚僑興湘”活動,現場簽約項目就有47個,簽約金額266億元。打好“僑牌”,以僑引僑、以僑聯外,前行一路好風景。
從華僑應邀列席會議這個“風向標”,世界讀懂了湖南,湖南昭示了胸襟。至于我們,則從這些一點一滴的民主實踐中,看到了匯聚各方力量、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南篇章的務實與努力,看到了更有信心和希望的明天。
(文/易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