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編制并向社會公布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8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本報告由概述、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辦理情況、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處理相關信息咨詢情況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改進措施幾方面內容組成。報告所列統計數據的期限自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疑義,請與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政務(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地址:長沙市銀杏路6號,郵編:410004,電話:0731-84900002)。
一、概述
2018年,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要求,堅持以履行法定職責,保障人民群眾權益,提高服務效能為主線,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取得新的成效。
(一)強化組織領導。人社工作全部涉及到人,大部分涉及民生,關系群眾切身利益,是政府信息公開和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2018年,廳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領導小組堅持政務公開與督查督辦相結合、指導督促與考核評比相結合的工作思路,多次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省委、省政府關于政務公開工作的指示精神,主動研究、督促、協調、過問工作中的重要問題,研究調整政務公開政務服務領導小組成員,部署全年政務公開工作任務,專題協商解決依申請信息公開工作中的有關問題,進一步理順責任明確、分工合作、保障到位的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將政府信息公開落實情況納入廳內處室單位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督查督辦,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二)規范信息公開。嚴格落實保密審查制度,各處室單位按照《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發布流程》要求,在辦公自動化系統中審批的所有文件,文件起草的處室、單位主要負責人必須選擇 “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或是“不予公開”。屬于“主動公開”的,文件審定后由辦公OA信息系統自動轉發到廳統計信息中心上網發布,既保障了政策文件的全面、準確和及時公開,又減少人工審批流轉環節,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他需要上網發布的信息,由信息發布單位填報《廳政務網信息發布審批表》,經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簽字后再由統計信息中心掛網發布。2018年,按照省國家保密局要求,在全廳內外網辦公電腦上普遍安裝了保密檢查管理應用系統,在全廳多次組織開展了網站信息涉密自查工作,嚴格落實保密制度,對涉密事件和違規操作早發現、早處置,確保信息發布安全不出問題。
?。ㄈ┘訌娋W站建設。目前我廳建有廳門戶網站。廳門戶網站主要發布機構職能、信息公開指南、政策法規、通知公告、工作動態等政府信息,開通了業務查詢、互動交流等功能。2018年共通過網站發布政府信息2431條,網站訪問總量超過827萬次。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及時全面主動公開政府信息。認真落實《2018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切實保障人社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一是按時發布《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二是及時公開2018年部門預算以及公開說明(含三公經費)、2017年部門決算以及公開說明(含三公經費)、2017年度部門績效評價報告、2017年人力資源專項績效評價報告等財政資金信息。三是根據省政府部署要求,對我廳各項行政權力和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進行全面清理,分類、歸集、整合了41項“權力清單”和49項“責任清單”,全部編印成冊并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和廳門戶網站公開。
三、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ㄒ唬┩卣拐展_內容。堅持“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的原則,不斷擴大政務公開的覆蓋面,從政策文件、審批結果的公開,逐步過渡到政務服務全過程、全領域公開。特別是積極、主動、全面公開群眾最關心、最關注的政務信息。目前,門戶網站專題專欄做到了信息同步推進、同步更新。對不予公開的信息和依申請公開較為集中的信息進行排查,通過日常檢查、定期通報、季度調度、年度考核等方式,不斷規范各處室單位政務信息公開工作。
?。ǘ娀辗召|量。一是扎實做好政務信息主動公開。廳門戶網站14個欄目2018年度共發布公開文章2431篇,其中政務動態1552篇,通知公告166篇,省內招聘招錄信息435篇,專題專欄163篇,政策法規和政策解讀55篇,其余各類信息60篇。2018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月份到12月份的訪問量為827萬次,做到了信息同步推進,同步更新。二是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工作。牢固樹立“人社人,為人民”的服務理念,及時辦理、回復網上咨詢、領導信箱等互動平臺信息。三是注重政策解讀工作。進一步規范解讀程序,在出臺重要改策文件前,起草處室單位將政策文件制定與解選方案、解讀材料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文件公布時,3個工作日內必須將相關解讀材料與文件同步在廳門戶網站等媒體發布。同時,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密切跟蹤輿情,及時解疑釋惑。
(三)妥善處置重大輿情。一是積極應對輿情。進一步加強與省宣傳、網信等部門的緊密配合,及時快速抓取關注輿情信息,健全人社類突發事件新聞發布及輿論引導機制,有效應對社會關切和媒體關注。指導出版輿情內刊,不斷加強與市州通聯機制,進一步完善新聞閱評、責任追究、新聞通聯、輿情通報等各項工作制度。二是主動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關切,結合重點工作,通過舉辦新聞發布會、政府網站在線訪談、微博微信回應等方式,密切關注回應公眾關注熱點或重大輿情。7月31日,成功舉行新聞通氣會,向社會公開發布2018年便民惠企的7個方面28條舉措,得到了新華社、中國組織人事報、中國勞動保障報、湖南日報、湖南衛視等省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部官網、湖南省政府網也對此進行了轉載,百度收錄的新聞報道鏈接超過100條。11月19日全省慶祝改革開放40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人社專場)成功召開,胡奇廳長擔任主發布人,介紹改革開放40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改革發展情況,得到省委宣傳部的高度認可,湖南衛視、湖南經視、湖南都市、湖南日報等媒體紛紛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四)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一是做好“放管服”改革。以1號文件印發《關于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工作的實施方案》(湘人社發〔2018〕1號),對我廳2018年“放管服”改革主要任務進行了細化和分工,落實到崗,責任到人。根據行政權力清單動態調整要求,對我廳負面清單和2015年版41項行政權力清單進行全面梳理,經反復斟酌增減調整后的廳本級行政權力清單40項。積極配合商事制度改革工作,確定社會保險登記納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工作模式,協商“勞務派遣分支機構設立”業務辦理推送流程。穩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18年共發布“雙公示”信用信息17萬余條。二是助力行風建設工作。全力實施清權、減權、曬權、制權,推動簡政放權、便民惠企取得階段性成效。進一步加大行政權力清理、取消、下放力度。取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資格認定,調整為公共服務事項;整合“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和“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并下放14個市州;將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許可和省屬單位以外特殊工時制度審批全部下放給市州人社部門。落實減證便民要求,實時進行證明事項清理,根據機構改革職能劃轉等情況,已全部取消省本級地方有設定依據及無依據證明事項。按照“四辦”要求,對清單事項進行全面清理,形成“四辦”實施清單。目前我廳保留“四辦”事項18項(包括子項共38項),其中“馬上辦”26項,占總數的68%;“網上辦”37項,占總數的97%;“就近辦” 6項,占總數的16%;“一次辦”34項,占總數的90%。
(五)優化網辦服務大廳。2018年,以“省集中、一體化、全支撐”為指導思想,基于湖南省全民參保數據庫,按統一入口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模式,建設省集中的網上經辦綜合服務大廳,整合“湖南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政務網”和“湖南省人力資源公共服務網”,并與省政府門戶網站協同交互共享。一是調整廳門戶網欄目格局。調整新設“網辦服務大廳”位置。將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經辦服務大廳”改名為“網辦服務大廳”,調至首頁居中位置,內含“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等子欄目。將原公共服務網的網上辦事、網上查詢及我廳未列入省政府一體化平臺的網辦項目全面整合。二是遷移廳公共服務網數據。根據需求,將廳公共服務網保留的內容按“版塊”分類并羅列至廳政務網的信息公開、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特設欄目、友情鏈接等五個子欄目,完成原公共服務網站的相關服務功能向廳政務網站遷移。三是優化網辦服務大廳。按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內容,實現全省范圍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業務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辦理進度和辦理結果網上查詢。將原公共服務網網辦業務服務功能、湖南人事考試網人事考試(報名與繳費、準考證打印、查分等)服務功能、社會保障卡公共服務平臺、e就業服務平臺集中起來,全方位提供網站、自助終端、手機微信與app應用服務。
四、依申請公開信息辦理情況
在省政府門戶網站和廳門戶網站發布了《湖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全面公開了依申請信息公開的受理機構、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程序及辦理時限等,開通了郵件申請、信函申請等渠道。2018年我廳共受理依申請信息公開26件,均已按時答復。
五、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減免情況
2017年我廳未對政府信息公開進行收費。
六、處理相關信息咨詢情況
2018年,答復處理群眾來信975件,其中紙質來信684件,網上來信、省長、廳長信箱來信、省信訪局來信291件,網絡問政回復873件,接待群眾上訪2299批4993人次,受理信訪事項復查復核案件99起,已辦結93起,正在辦理的6起。
七、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2018年,我廳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辦公廳要求,在落實規定動作,主動改革創新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人社部門的工作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各方面十分關注,稍有不慎可能引發社會矛盾,因此信息公開和解讀政策時考慮因素較多,有時也會出現公開不及時和政策解讀不到位的問題。比如養老金調待,政策公布的時點問題就比較敏感,公開時間不當可能引發群訪事件。二是信息公開不夠集中,信息公開比較分散,集中公開不夠的問題。三是發揮新媒體作用不夠充分。目前,政府信息公開主要采取網站發布等傳統手段,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社會大眾獲取新聞資訊的習慣和方式。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通過整合網站、設置專欄等方式,集中公開政府信息,在方便群眾查閱的同時,更好地發揮政策集中公開效應。二是進一步豐富宣傳方式,拓寬宣傳渠道,重點探索采取微信等新媒體方式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宣傳的實效性。三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繼續推進清權、減權、曬權、制權四個環節,根據機構改革要求,適時完善、更新全口徑人社政務服務清單和辦事指南,并及時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