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科技部批復湖南建設創新型省份。日前,湖南省正式印發《湖南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
湖南創新型省份建設目標是什么?如何建設?該《方案》給出了答案。
“三步走”建設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創新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前10位;到2022年,全省主要指標全面達到創新型省份要求的標準;到2035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5%以上,部分關鍵技術領跑世界,部分重點產業領域具備全球競爭力。
創新型省份與高質量發展統籌布局
《實施方案》強調,要加大高質量科技創新供給,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加快重大科技攻關及應用。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機制。要聚焦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
創新型省份建設與區域協調發展互為支撐
《實施方案》指出,要加快建設一批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型縣(市)等區域創新示范區。發揮長株潭自主創新核心增長作用,輻射帶動“泛長株潭地區”、環洞庭湖地區創新發展,打造東西部合作共贏、優勢特色互補的創新發展新格局。
創新型省份與“三大攻堅戰”密切銜接
《實施方案》強調,建設創新型省份要與“三大攻堅戰”緊密結合。在發展金融經濟上,完善科技金融機制,通過支持發行科技型金融債、債務融資工具和加強引導基金聯動,引導各類資本積極投資科技型企業。在建設生態文明上,構筑“一江、一湖、四水、一綠心”的綠色生態屏障和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及質控標準,強化綠色新型建材、綠色建筑技術等領域的創新。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上,實現每個貧困縣培育1個特色產業,每個縣市區擁有1個科技專家服務團,并通過搭建特色產業電商平臺,探索構建農業農村智慧產業體系。
創新型省份建設與國家級改革創新戰略平臺建設相互促進、深度融合
《實施方案》強調,要積極創建長株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國家生物種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戰略性試點示范創新平臺。通過打造“兩山”“兩帶”特色創新高地,實現科技文化雙輪驅動。通過培育高水平實驗室—岳麓山國家實驗室,加快創建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和區域性科技創新工程。
創新型省份建設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軟實力建設無縫對接、優勢互補
《實施方案》強調,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培育創新文化,吸納全球優質創新資源,為湖南開放型經濟發展貢獻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