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下發后在全國率先公開印發的配套性文件?,F將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和過程
2024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對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作出了系統全面的規定?!兑庖姟窂娬{“各地區、各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央統籌、省負主責、市縣抓落實的要求,加強部門協同配合,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大力推進工作落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將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工作納入省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七大攻堅”之一的“環境優化提升攻堅”內容,在省政府全體會議上作出部署,要求全力以赴推動貫徹落實,爭取工作走在全國前列。1月7日、8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先后召開專題會議,對起草《實施方案》提出明確要求。
省司法廳借鑒上海市經驗,結合黨中央、國務院文件和我省新出臺的《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湖南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等工作要求,在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政府督查室、省數據局等單位提出的書面建議措施基礎上,赴省委督查室實地考察“無擾督查”系統,組織起草了《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書面征求45個單位意見,結合反饋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2025年2月10日,《實施方案》經省人民政府第5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主要包括:一是工作目標(第一部分)。明確了涉企行政檢查突出問題、解決路徑和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主要目標。二是重點任務(第二至七部分)。對明確行政檢查主體、清理并公布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合理確定行政檢查方式、嚴格行政檢查標準和程序、嚴格控制專項檢查、規范行政檢查行為等6個方面、18項重點工作任務,作出了全面部署。三是保障實施(第八至十部分)。要求壓實規范管理責任、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嚴肅責任追究等政策保障措施,通過壓實各級政府和行政執法機關以及行政執法監督機關責任、推進信息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實時預警、明確追責問責情形嚴格責任追究等,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
三、主要特點
《方案》對標對表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結合湖南實際進行細化和補充,以解決我省行政檢查突出問題為著力點,提出了26個方面的具體工作任務和要求,部分措施屬在全國率先創新,相當一部分措施明確了具體完成時限,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強。
一是以解決行政檢查中突出問題為著力點。針對我省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內容和格式不規范、不統一等問題,《實施方案》明確: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應包括檢查事項名稱、實施依據、檢查主體(含實施層級)、承辦機構、檢查對象、檢查內容、檢查方式、檢查頻次、備注等,具體參考樣本由省司法廳印發;涉企行政檢查事項清單經本機關法制審核、領導班子集體討論決定后,報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備案審查。針對各行政機關具體檢查項目和檢查要點混亂等問題,《實施方案》要求:省直各行政執法機關要根據本領域監管風險點和工作實際,進一步明確每個行政檢查事項需要檢查的具體項目和檢查要點等,分類制定行政檢查表單,并在國務院主管部門出臺相關行政檢查標準后60日內報省司法廳備案。針對各機關普遍未留存檢查資料的問題,《實施方案》要求: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對行政檢查過程中直接形成的、反映檢查活動情況的行政執法文書、證據等進行歸檔并制作案卷(材料較少的可多案一卷),確保行政檢查檔案的完整、準確。
二是實行“無計劃不檢查”的日常行政檢查制度。《實施方案》要求:各級行政執法機關按照《湖南省行政執法監督條例》第13條規定,于每年3月底前制定涉企年度行政檢查計劃并報送同級司法行政部門和上一級政府部門備案;對于多個行政執法機關對同一檢查事項或對象擬實施的行政檢查,相關行業主管部門應按照《湖南省跨部門綜合監管辦法》規定的“應協同盡協同”原則,制定年度跨部門聯合檢查計劃;同級司法行政部門重點對行政檢查計劃的檢查權限、檢查內容、檢查方式、檢查頻次等進行審查;各行政執法機關經備案的年度行政檢查計劃,應當于備案后15日內通過本級政府網站向社會公布,嚴格控制檢查頻次。
三是全面推行“掃碼入企”。《實施方案》要求:行政執法人員入企檢查前必須通過登錄“湘易辦APP”點擊“掃碼入企”或者掃描“湖南營商碼”進行檢查登記,獲得系統“賦碼”并將檢查方案、主體、內容等實時上傳信息系統后方可開展現場檢查;檢查時應當主動出示“湖南省行政檢查碼”,并接受檢查對象的評價和監督;檢查結束后應當將行政檢查的過程、結果等信息實時上傳至湖南省行政執法和行政執法監督一體化平臺,實現“檢查有計劃、入企有賦碼、進企有亮碼、結果有反饋、企業有評價、監督有成效”的全業務流程閉環,嚴格實行平臺之外無檢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