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10月20日,由省政府參事室、中南大學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三高四新”研討會在中南大學舉行。
此次研討會以“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為主題,采取“一個主會場+三個分會場”的模式進行。在各會場,省政府參事、特約研究員,省直相關部門及市州、園區相關負責人,省內部分高校、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以及部分企業代表聚焦主題,建真言、獻良策,共商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發展大計。
他們有何真知灼見?今天,我們節選了6位嘉賓的發言,一起來看看。
科技是產業競爭力的關鍵,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重中之重,使產業發展有強大的科技支撐。下一步,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實施科技創新高地“五大標志性工程”為總抓手,以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為重點,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省戰略為支撐,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奮力搶占產業、技術、人才、平臺制高點,營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支撐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制造業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牢牢把握企業、產業、產業鏈、產業生態“四個著力點”,在鞏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培育新動能上下功夫,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我省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取得階段性成果。下階段,我們將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和有關文件精神,重點從五個方面高質量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一是要持續夯實產業基礎,彰顯湖南擔當;二是要抓好核心企業培育,壯大經營主體;三是要著力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形成新增長點;四是要促進央地融合發展,強化戰略支撐;五是要加強黨的領導,強化組織保障。
新時期我省制造業發展應重視六個關鍵點。一要發揮制造業結構性潛能,瞄定培育新智生產力,我省先進制造業發展必須建立在“新三要素”支撐的基礎上;二是“4×4”現代產業體系構建應進一步聚焦發展重點,做大做強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等產業,聚焦數字、新能源、大健康、空天海洋裝備4大新興產業和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4大未來產業;三要穩住制造業占比,大力發展制造服務業,實現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兩手抓”;四要把準長株潭引領和園區支撐兩大制造業載體空間,強化都市圈功能互補,把都市圈打造成“三個高地”的先行引領區和主戰場;五要突破精密制造形成我省制造業“新標高”,加快建設湘江科學城,整合戰略科研力量進行攻關;六要圍繞重點制造業開展補鏈延鏈強鏈招商。
建議進一步聚焦“五好”園區建設,分類增強縣域園區發展動能,精準推動不同類型縣域園區高質量發展。一方面,綜合施策,出臺系統政策支持縣域園區發展,強化與完善“五好”園區創建活動,根據我省四大板塊產業基礎、產業布局,重點產業聚集情況等分類支持。另一方面,分類施策,有序推動三類縣域園區高質量發展。比如先進型縣域園區,要做優做強優勢特色工業、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推動產業綠色轉型;追趕型縣域園區,要推動園區體制機制改革與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園區創新平臺能級與投融資平臺能級、實施招大培強與主特產業發展突破戰略;滯后型縣域園區,要優化產業結構、突出招商引資、強化幫扶共建、突出考核功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大力發展制造服務業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是我省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的必由之路。建議在總量、質量、要素保障、協同聯動等方面進一步聚焦、精準發力,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全國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湖南樣本”。一要依托湖南制造業特色,要重點加快科技、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四大類制造服務業發展;二要突出重點,打造長株潭國家制造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三要內育外引招人才、創新混合用地模式、拓展融資渠道,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四要強化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間、區域間、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協同聯動,共育產業生態。
未來產業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培育經濟新動能、增創發展新優勢的新領域新賽道,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綜合實力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通過“老中育新”,在優勢產業“變道超車”,實現現有產業未來化;通過“無中生有”,在重大領域、細分賽道“換道領跑”,實現未來技術產業化。在發展未來產業的政策上,建議完善未來產業發展機制,開展技術預見;搭建應用場景,完善未來產業發展試點體系,培育未來技術場景創新主體;構筑未來產業發展生態,加快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要素引進流動機制,建設未來產業配套體系;加強未來產業敏捷治理以及主要領域風險防控前置性研究。
(文/郭蕭 呂菊蘭 邵佳琦 圖/郭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