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1?月24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的這句話引發廣泛關注。當天,省科學技術廳廳長朱皖亮相“廳長通道”時,對新的一年科學技術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進行解答:實施創新提升行動,努力做到標志性工程提速、平臺能級提檔、科研攻關提能、人才支撐提質、成果轉化提效和創新生態提優。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黑龍江考察期間,提到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傳遞出鮮明信號。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提“新質生產力”,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放眼全國,湖南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上正超前謀劃、步步推進,其他省份也動作頻頻。北京、廣東、重慶等多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將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2024年的重點工作。
產業的迭代,往往是城市蝶變的先聲。支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這幾個經常被提及的詞,有著鮮明的時序感,由近及遠,從今天指向明天。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及航空航天裝備,湖南這3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都是從曾經的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發展而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比如緊扣發展先進計算、新一代半導體、新型顯示、智能終端,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計算產業基地;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比如生命工程產業著力推動人工生物設計、腦機接口、類腦芯片等領域研發創新,發展生物制造產業。今天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很可能就是明天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報告充分體現了前瞻眼光和戰略思維。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在于科技創新,在于“研”值滿滿。報告強調打造高能級創新平臺,推進湘江科學城、“4+4科創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高水平科研攻關,大力實施楚天科技醫用高端機器人、中車株機混合動力機車等十大技術攻關項目;建強高素質人才隊伍,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等。發展新質生產力,不僅要精準“選種”、精心“播種”,更要悉心“育種”、用心“培苗”,方能讓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高質量發展好比一場“登山賽”,新質生產力則是賽程當中的一個“制高點”。誰能抓住機遇先行攀登,誰就能占得先機、贏得優勢,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錨定“制高點”,期待攀登者勠力抵達。
?。ㄎ?歐陽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