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代娥,女,1955年12月14日出生。1981年至1985年劉代娥應聘在湘西州花垣縣民族織錦廠帶徒授藝,先后授藝徒20多名。1987年3月應聘在張家界市擔任工藝技術指導。1987年4月至1990年回村創辦“龍山縣撈車河土家織錦廠”。1990年至1995年與湘西自治州輕工業局工藝美術研究所合辦試制工場。1995年至今在家設立“撈車河土家織錦工藝坊”,基本上是訂單產銷,訂戶主要有湘鄂黔渝四省(市)各縣民族事務局、民族宗教局、湖北民族學院、宜昌三峽大學、張家界等風景名勝區以及相關客商。
土家織錦歷史悠久,從秦漢至唐、宋、元、明,史籍上曾有寅布、斑布、溪布、峒布、貢錦等稱。這是一種極其古老的民間手工技藝,或經緯皆絲,或絲經棉緯,在古老的斜織機上采取通經斷緯、反面挑織的方法織成。其工藝獨特,織造精細,以絢麗多彩而著稱,以設色浪漫而見長,其特點主要表現在紋樣構成的題材內容及色彩運用的形式法則上。其圖案有以動、植物為題材的,有以天象地輿及日常生活用具為題材的,亦有寓意吉祥及受漢文化影響的字畫類。在構圖中多以菱形、橫式長方條形、斜式交叉等表現手法,組成幾何形圖案,以抽象而顯其神韻。其圖案十分豐富,僅流傳在龍山洗車河流域的傳統土家織錦圖案就達160多種。
劉代娥生活在“女勤于織、戶有機聲”土家織錦之鄉,從12歲開始學織錦。她功底深厚,工藝精湛,所使用的原料仍按傳統工藝絲經棉緯或經緯皆絲的要求精心制作,顯得精密細膩,很受市場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