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長沙)一季度累計開行157列、貨值4.54億美元——
助力“湖南制造”加速出海
3月28日,伴隨著汽笛長鳴,一列滿載汽車零配件的吉利專列緩緩駛出長沙北貨場,經滿洲里口岸駛往白俄羅斯。這批貨物共55個集裝箱、貨值2495.64萬美元。
今年以來,每天都有運載著“湖南制造”的班列從長沙出發,奔赴世界市場,中歐班列(長沙)已累計開行157列、貨值4.54億美元,實現了穩定常態化運行。
已開通12條中歐班列線路
本土發運同比增長14.2%
“過去汽車海運出口需要45至60天,如今通過中歐班列(長沙)只需約15天。”中聯重科海外公司副總經理伍偉恒表示,高效、安全、暢通的物流體系,為工程機械設備出口提供強有力保障,成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重要選擇。
從最初運載電子產品等“小件”貨物,到如今涵蓋汽車、工程機械等“大件”產品,中歐班列(長沙)不斷拓寬湖南制造的國際通道。
長沙持續優化“長沙—莫斯科”“長沙—明斯克”等精品線路,并開通汽車專列、工程機械專列等特色班列,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吉利汽車等產品更快邁向全球市場。
目前,長沙已開通12條中歐班列線路,覆蓋亞歐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開行超過5500列,為湖南及周邊制造企業提供了穩定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
截至3月底,中歐班列(長沙)共發運本土貨物3800余標箱,同比增長14.2%。
全國首創“絲路拼箱”
助力中小企業打開海外市場
為降低中小企業國際物流成本,解決零散貨源難以成整列問題。2024年5月,湖南中南國際陸港公司牽頭召開全國首屆鐵路拼箱產品創新大會,推動“絲路拼箱”業務落地,并成功實現常態化運營,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抱團出海”。
“‘絲路拼箱’班列幫助中小企業將零散貨物集拼出口,降低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中南國際陸港集拼中心操作部經理周宇介紹,貨物交付到長沙拼箱中心后,可直接運往莫斯科別雷拉斯特場站,運輸周期約18天,成本低于空運和卡車航班,既保留了集裝箱低廉的運輸成本,又維持了小批次發運的靈活性。
依托“絲路拼箱”模式,不少湖南中小企業成功打開海外市場。齊鑫公司主營玩具、兒童用品、小家電等產品,憑借便捷物流體系,實現外貿穩定供應,已在俄羅斯設立電商公司。
入選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競爭新優勢未來可期
2014年,中歐班列(長沙)首發。十年來,長沙班列從無到有。從2020年開始,連續4年保持千列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長沙為全國14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之一,助力打造高效的國際物流網絡體系。
面對新機遇,如何將中歐班列(長沙)的“加速度”,轉化為競爭的新優勢?
今年,長沙海關推出“先查驗后裝運”模式,將出口拼箱貨物查驗時間從平均4小時縮短至30分鐘,大幅提高通關效率。據測算,該模式可使企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15%,進一步增強長沙班列的競爭力。
長沙還將依托集結中心,優化全球物流網絡,打造長沙到莫斯科、明斯克等境外重要節點,建設“樞紐到樞紐”集疏運網絡體系。推出“俄線、歐線”快速班列,使運輸時間比傳統模式縮短一周。同時,長沙還將拓展“中亞南向通道”,加快構建更加完善的全球物流體系。
“長沙將充分發揮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輻射作用,全力助推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建設。”長沙市政府物流口岸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文/唐璐 吳曉娜 林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