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寧鄉炭河古城景區第一批成功應聘的“姜太公”上崗。這些“白發蒼蒼”的老者或悠然垂釣、或愜意對弈,為景區平添幾多生活氣息和文化韻味,成為了一道鮮活生動的風景線。此前,該景區面向社會發布招募公告,專門招聘60周歲以上、身體健康且會釣魚的農民,引發廣泛關注。
景區招聘演員常見,但將招聘要求限制為“60周歲以上的農民”可說是少有。招聘公告顯示,“姜太公”們時薪20元,每天工作2至4小時,上班時可以睡覺、發呆、打盹、聊天。工作強度低、時間靈活度高,符合老年人體能特點、適配農閑時段,幾乎是為農村老齡群體“量身定制”。表面上看,這只是景區為提高游客參與性、體驗感的創新性嘗試,實際上還發掘了農村老齡群體身上的獨特價值和特殊潛力,為他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提供了重要平臺。這一舉措,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老齡群體還能否再就業”的社會疑問,也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及充分利用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了有益啟示。
云南昆明景區招募演員扮演“野人”與游客互動;邯鄲太行五指山景區招聘被壓在山下的“孫悟空”……招聘演員是景區豐富沉浸式游覽體驗的一記妙招,但只有因地制宜才能相得益彰。作為中國首個周文化主題公園,炭河古城景區有包括西周王宮、古城墻、兵事殿等在內的歷史建筑。而“姜太公”作為西周著名歷史人物,與景區所承載的文化底蘊相輝映。從中可看出,招聘“姜太公”并不是一味地跟風模仿,而是景區基于自身的文化內涵和特色,創造了既滿足景區需求,又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新型崗位,實現了獨特的運營創新、營銷創新。
眼下,景區內秦橋兩岸的“姜太公們”,成為了景區的“活招牌”,周圍鄉村的老人們也因此有了發揮余熱的平臺、實現價值的機會。由此而言,炭河古城景區的“姜太公”釣魚,“釣”出的是景區運營的新思路、老年人就業的新辦法。這其中引發的思考,或是在景區和農民雙贏之外,留下的更為深刻的意義。
(文/萬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