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株洲市科學技術局發布消息,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8年株洲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達75.23億元,較上年度增長43.1%,占GDP比重達到2.86%,投入強度為全省第一。這個數據表明,科技創新已成為株洲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近3年來,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株洲市成功入圍科技部、國家發改委支持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方陣,落實創新引領戰略工作也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干”表彰激勵。
在加大研發投入方面,株洲市堅持多管齊下、精準發力。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成員包括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市統計局等,以及各縣市區分線部門,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出臺《株洲市加大研發投入三年行動計劃》,將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占GDP比重目標納入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建設重要指標,通過各領導小組高層次、全方位、多系統協同推進。
在全面落實省研發獎補政策的基礎上,由市財政對研發強度大、增長快的重點企業和縣(市)區給予獎勵。同時,建立分類對口服務機制,年銷售20億元以上的企業由副市長牽頭,對口服務做好科研管理、平臺建設、金融對接等工作;年銷售5億元至20億元的企業由市科技局等部門對口做好政策培訓、科研引導;小微企業由各縣(市)區對口跟蹤服務。2018年,全市研發管理規范、享受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達723家,比上年增加284家,同比增長155%。全市共有112家企業獲得省級獎補資金5570萬元,總計為企業減免稅收超過10億元,其中中國能建湖南火電公司獲得1000萬元省獎補資金。今年,獲得省財政獎補的企業增長至217家,同比增長94%。
株洲市還多次組織高規格的企業研發經費管理宣傳動員會,以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和加計扣除為核心對縣市區、園區分片開展宣傳培訓和走訪示范,累計開展50多場次,累計培訓規模達3000多人次。
由此,株洲市研發入統企業數從2016年191家、2017年299家,增長至2018年658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的42%,基本做到了應統盡統。目前,株洲已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3家,成功打造了軌道交通裝備、通用航空裝備、硬質合金3大產業集群。全市有色、冶金、建材、陶瓷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經濟增長點。
今年,株洲市將確保2019年全社會研發入統企業數新增200家,投入同比增長20%以上。到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將超過100億元,以此實現全市科研實力的大幅提升,助推株洲轉型升級。
(文/沈全華 劉牡艷 成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