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理,那道理,不高質量發展沒道理;不管東西南北中,咬住高質量發展不放松。
7月29日,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推進現場觀摩會召開,目的是進一步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產業興湘、產業強湘的步伐。這樣的現場觀摩會,已經是連續第三年召開。
從上半年情況來看,湖南的發展有喜有憂,總的是朝著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在走,規模工業增長和利潤都比去年要好,但GDP增速在中部排位靠后。招商引資門檻高了、難度大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投資意愿不強;政府財政緊張,難以拿出更多的資金扶持產業發展……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越是困難,越要奮勇向前。婁底轉變思路,調整招商策略,將閑置高鐵廣場打造成互聯網小鎮,成功引進了一批互聯網龍頭企業,帶動346家中小微企業入駐,昔日“門可羅雀”的“冷鋪子”,如今變熱了。邵陽近年來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抓、一年接著一年干,彩虹特種玻璃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拓浦精工智能制造填補了省內高端廚電產品整裝生產空白,三一專用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加快轉型升級,實現了“老樹發新枝”。婁底、邵陽兩地的實踐證明,推進產業項目建設事在人為。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必須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持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以“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定力和抓城市建設的勁頭,把產業建設作為打基礎、利長遠的“潛功”來抓,克服重顯績輕潛績、重當前輕長遠的傾向,更加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必須遵循經濟規律、市場規律和產業規律,堅持科學謀劃、精準發力。突出智能制造這一核心,堅持精準定位、精致招商、精細服務、精確投入。長沙抓產業鏈,通過“場景圖”和“現狀圖”找準產業在國際國內所處位置,建了客商庫和項目庫,造了資金池和人才池,做了產業招商報告和分析報告,成為精準發力產業鏈的生動示范。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必須找準切入口發力點,堅持創新驅動、開放合作。以重點項目、重大科技成果、核心團隊為抓手,構建創新鏈、完善產業鏈。邵陽中電彩虹特種玻璃,瞄準“卡脖子”技術,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贏得了一片產業的“藍海”。
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要把優化發展環境、培育產業生態擺在突出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國際化、法治化、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建設“135工程”升級版。
毋庸諱言,相比過去,現在招商引資難度更大、競爭更加激烈了,但我們吸引投資的條件更好了、平臺更多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中美經貿摩擦、國際國內產業轉移、中部崛起新態勢,都蘊含著重大的機遇,只要我們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就一定能搶抓機遇,為我所用,更好推動全省產業發展。
湖南人向來有“吃得苦、霸得蠻”的韌勁和“扎硬寨、打硬仗”的血性,從來不會被困難壓倒。推進產業項目建設,要外學華為、內學長沙。學華為,是學他們的居安思危、未雨綢繆和愈挫愈勇、向死而生;學長沙,是學他們的思路對頭和干部能干。只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堅持不懈,必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