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在位于清水塘片區的株洲恒和產業園,10多家企業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截至目前,672家企業入駐該園區,296家企業產生稅收。
作為曾經的全國知名化工基地,清水塘集了一大批化工貿易企業。在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大潮中,雖然生產企業被關停或搬遷,但清水塘片區的化工貿易人才、資金、品牌資源依然存在,如何讓這些資源轉換成效益?2019年4月,恒和工貿總部經濟園項目開工,恒和實業成為清水塘片區首個“就地轉型”項目。在該項目的帶動下,各種發展資源要素在此匯集,為總部經濟在清水塘片區聚集打下了基礎。
如今,株洲恒和產業園一期項目“和天廈工貿總部”已經建成集5A甲級寫字樓、LOFT辦公、公寓式酒店、配套商業產品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項目。依托政府給予的一系列支持總部經濟發展優惠政策,產業園從財稅返獎政策、服務理念、共享模式、減負賦能體系等多方面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打造企業之家聯盟,讓企業享受到較低的運營成本、良好的辦公環境、省心的辦公服務。
活動當日,恒和實業、頤豐防腐工程、藍伯化工、華融湘江銀行等現場簽署合作協議。80多家株洲市化工行業協會會員單位還共聚一堂,商議如何把握行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機遇。
株洲恒和實業董事長何子芒介紹,園區下一步將加大企業服務力度,幫助企業加速孵化并申報相關獎勵項目、各級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資金項目以及各類補貼政策,重點培育一批中小微企業。今年預計將有近1500家企業入駐,產生近8萬個就業機會,納稅總額達到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