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奇力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1至5月份產值同比增長142.9%(擴產)、懷化建南機器廠有限公司產值同比去年增長340.3%(擴產)…… 自復工復產以來,我市電子信息產業逐步回暖,一個個增速值繪就一副新的發展藍圖。
6月18日,在位于沅陵縣工業園的湖南奇力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對電感器進行組裝、檢測等操作,忙碌而有序。今年1至5月份,該公司產值達2億1285萬元,同比增長142.9%。
作為沅陵縣首批復工復產企業,2月10日至20日,湖南奇力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面臨“有訂單沒有工人”的生產困境,產能受影響。“復工那天,因為還有很多人對疫情感到恐慌,所以有意愿來務工的人數比較少,后來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幫扶下,協助我們進行招工,全廠員工人數突破2000人。”該公司行政總監李美津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總體訂單穩定,重要產品線全產能稼動。
除了奇力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產值實現逆勢上揚以外,全市電子信息企業紛紛按下“快進鍵” ,一場產業“加速度”正在激情上演。
2020年1—4月,全市規模以上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0.4億元,同比增長48.4%,這是今年第一季度,我市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的“成績單”。
這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背后,除了企業自身的內驅動力,還有我市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強力支撐,助推企業發展“加速快跑”。
急企業之所需。我市強化服務意識,保生產、保用工、保供應鏈,助力電子信息產業復工達產。2月5日,我市出臺了《懷化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幫扶的十七條措施》,對企業采取一企一策、精準發力、靶向幫扶的路徑,最大力度落實金融、招工等各項優惠政策,全力保障電子信息產業大中小企業復工復產。
“幫助訂單銷售、資金貸款、完善園區生活配套設施等扶持政策,真是雪中送炭,緩解了我們的壓力。”沅陵縣向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小英說,復工初期,公司的三號生產線需要提高產能,急需改造資金,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后積極幫助協調,申請專項資金貸款,目前改造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
同樣,在懷化華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整個生產線滿負荷生產,一至五月份完成產值1億3823萬元。“復工后,在市、縣政府和園區以及企業幫扶小組的幫助下,招工、資金流動方面給了我們許多的支持,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間,公司的防疫物資物資緊缺,相關部門和企業幫扶小組得知情況,給我們解決了4000個口罩和消毒液,并幫助我們建立疫情返崗人員流動信息卡和人員健康登記表。”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陳政霖表示,雖然目前企業運營成本增加,市場波動較大,但是他們發展的決心、策略沒變。
為加快推進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我市通過鼓勵和引導向華電子、奇力新電子、華晨電子、金升陽科技等龍頭企業通過項目合作、相互參股、資本經營、兼并重組等方式,實行強強聯合,同時讓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的集成、創新、升級,支持龍頭企業往產業鏈上游或下游發展,努力形成“枝繁葉茂”的經濟發展新氣象。
優化投資“軟環境”,提升企業吸引力。今年,我市將籌劃制定電子信息產業專項政策,明確重點扶持方向,出臺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實施意見,完善土地、平臺、融資、創新等方面優惠政策,構建電子信息項目用地優先保障、電子信息產業公共研發服務平臺獎勵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機制。同時探索設立市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引導基金,重點支持符合我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方向的重大項目和處于初創期、成長期的科技型、創新型企業。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根基。為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下”,我市完善“以培帶引”,優化產業人才環境,以電子信息制造業為載體,創建針對產業工人的培訓基地,鼓勵企業開展新招聘員工崗前培訓和一線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鼓勵企業聯合高校(中職)開展電子信息制造業技術人才定向委培、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培育一大批有學歷、有技術的電子信息產業技術工人。同時結合各區、縣產業發展特點,建設與之相配套的分布合理、層次不同的公寓住宅,并不斷完善相關生活配套設施,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配套。
“下一階段,我市將加快電子信息產業研發、科技合作、科技金融等服務平臺建設,推進五夷芯視界生態科技城半導體產業園、懷化高新區電子信息產業園、沅陵電子信息產業園等專業園區建設,支持向華電子、金升陽(懷化)科技、奇力新、優美興科技等重點企業做大做強,到2025年,力爭全市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