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您有哪些建議和要求?”5月26日傍晚,在婁底市婁星區樂坪街道街心社區,一群由網格員和志愿者組成的“紅馬甲”,逐一入戶走訪,向居民征集老舊小區改造意見。婁底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激活“神經末梢”,全面升級基層治理能力,形成“隨時找到人”“事事有人管”的精細化管理模式。
基層千頭萬緒、事務繁雜,群眾期盼高,管理難度大。婁底深入總結網格化管理在疫情防控中的突出作用,在原有社會治理網格體系基礎上,整合各職能部門資源,升級和拓展服務功能。采用大網套小網方式,逐級管理、逐層負責,實現隱患排查、應急處置、矛盾化解、政策宣傳全覆蓋,構建起直達每戶群眾的管理體系。目前,全市已建立14820個網格,選派6880名網格聯絡員,實現城鄉網格全覆蓋。
同時,婁底整合基層黨支部、駐村幫扶隊、全科醫生、民警輔警、樓棟長、志愿者等力量,參與基層管理,做到精準對接每個事項,精細服務每戶群眾。組建“五級微信群”,實時傳達指令、反饋信息、回應關切,打造指尖服務平臺,形成快速交流通道。挑選責任心強、敢管事、能干事、熱心腸的骨干擔任網格長、網格員、網格聯絡員,并針對各網格的特點,量身定制服務和管理職責,推動網格化管理長效化。綜合利用天網工程、城市快警、“一村一輔警”、“五老”與鄉賢、治安積極分子等資源,形成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立體防控體系。將企業納入網格化管理,安排駐企聯絡員,幫助企業及時解決防控、生產等方面難題。
廣大網格員利用“群眾身邊人”的特點,當好宣傳員、排查員、信息員、勸導員、服務員。采用“村村響”廣播、網格微信群等多種方式,向群眾宣傳各項政策;全面排查網格內存在的治安、消防等方面隱患,對重點地段、區域、部位進行巡邏防控,守護居民安全;調處好鄰里矛盾,規勸和制止不文明行為;幫助群眾代辦事務,關懷照顧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解決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
(文/熊小平 周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