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是穩定脫貧根本之策。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從“四跟四走”到“四帶四推”,湖南探索完善產業扶貧新模式,帶動全省350多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作為全省產業扶貧牽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袁延文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省農業農村部門將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著力抓好產銷對接、復工復產、勞動力就業等方面,更好地夯實脫貧攻堅產業基礎。
“加強產銷對接,著力解決農產品滯銷難題。”袁延文告訴記者,省里完善了工作機制,成立穩產保供產銷對接工作小組,加強和省直相關部門的工作銜接,協調解決農產品市場銷售問題。及時摸清滯銷情況,發揮“益農信息社”農產品供需平臺功能,為有針對性地促進農產品銷售提供了基礎數據。及時發布賣難農產品信息,引導社會各界積極采購各縣市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積極對接銷售平臺,將滯銷農產品信息提供給省內外大型采購商,協調解決農產品運輸和銷售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做好扶貧產品認定,加大消費扶貧。引導省、市、縣預算單位公辦食堂采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發放工會消費電子券,拓寬消費市場。
“組織復工復產,著力解決帶貧主體實際難題。”袁延文介紹,省里出臺十條硬措施,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當前農業農村發展。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全力做好春耕備耕生產和農業企業復工復產的組織、指導、協調、服務工作,為糧食、蔬菜等農產品穩產保供打好了“第一仗”。解決帶貧主體實際難題,省里確定了13家疫情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確保25.162億元貸款需求,現已到位20.6億元。積極向農業農村部上報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信貸資金需求,目前我省三批共126家企業獲國家發改委批準、信貸資金需求128億元。每個廳級負責人、機關各處室、廳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口服務1家或多家疫情防控重點保供企業,指導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目前,全省扶貧企業5809家,已復工5783家,復工總人數405974人,其中已復工的貧困人口數155728人。全省2963家扶貧車間已全部復工,新增建設扶貧車間101家,復工率100%,全省扶貧車間吸納就業人口10.5萬人,吸納貧困人口務工3.79萬人。
“支持貧困勞動力走出去,著力解決貧困戶就業難題。”袁延文稱,充分發揮農村勞務經紀人、結對幫扶干部、駐村幫扶工作隊和村支兩委的作用,各地要加強與企業用工需求精準對接,搭建貧困勞動力就業務工與復工企業“點對點”平臺。加大貧困勞動力勞務協作和有組織輸出力度,積極與廣東、浙江、福建等地簽訂省級勞務協作對接協議,強化各地組織專車、專列開展返崗運輸的工作指導,實施“點對點、一站式”包車直達運輸,做好貧困人口返崗就業的服務、協調工作。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扶貧項目等涉農項目的開工,積極開發鄉村水管員、村莊保潔員等公益性扶貧崗位,協調各地扶貧車間盡快復工復產,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充分利用微信群、村村響等平臺及“湖湘農事”等APP對貧困戶開展技術培訓,提升就業能力。目前,返崗務工的貧困人口已達211.9萬人,占去年底務工人數的98%,其中省外務工111.3萬人,跨省點對點輸送貧困勞動力9.54萬人。
(文/張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