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挑戰——
7月28日至30日,寧鄉先后發現3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者(確診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2例)。面對新一輪疫情,寧鄉采取積極防疫措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阻擊戰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寧鄉上下心弦始終保持緊繃,姿態隨時預備起跑。
疫情防控,唯快不破!
寧鄉是此輪疫情中,湖南最早報告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地區之一。面對突如其來的“驚雷”,寧鄉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上級決策部署,以最迅速的行動、最有力的舉措應對疫情挑戰,嚴防變異病毒在楚溈大地擴散。
截至8月10日,寧鄉連續12天未有新增病例、未有第二代病例。
決策之快——
有決心、有擔當,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是頭等大事
【鏡頭】
7月29日凌晨,寧鄉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依然燈火通明,緊急召開寧鄉市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129次調度會。此時,距離寧鄉市人民醫院報告此輪疫情的首位核酸檢測陽性者只過去了34分鐘。在此次調度會上,寧鄉立即啟動應急處置預案,成立9個工作組,全員迅速進入應急狀態,全力以赴開展疫情處置工作。
隨后,寧鄉密集召開了34次疫情防控調度會,連續發布24條調度令——暫停職業技能培訓業務、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藥店哨點作用、對城區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做好企業閉環式管理、全市棋牌室禁止營業……一道道命令的及時下達與落實,織就了一張守護全市人民生命安全的“防護網”。
【快出有因】
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鄭重承諾。寧鄉決策之快,正是因為時刻將這千斤重擔掛在了心間,千方百計確保人民安寧。
高效統一的應急指揮。新一輪疫情暴發后,寧鄉黨政主要領導靠前指揮,以最快的速度從常態化疫情防控轉變為應急處置狀態,通過連續發布調度令的方式,動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用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果斷的措施,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常態規范的防控機制。早在7月23日,寧鄉市防指就面向全市人民發布了關于加強健康碼查驗工作的通告。7月27日下午4時至晚上9時,對全市賓館、酒店、影院、景區及醫院、社區門診、藥店等單位疫情防控情況開展了“四不兩直”督查。7月28日上午,寧鄉市第128次調度會通過視頻會議方式開到了鄉鎮(街道)、村(社區)基層一線,并對指揮部、相關部門和干部明確提出了具體要求。
完備有序的預案預演。寧鄉按村(社區)未發現病例、村(社區)出現病例暴發疫情、村(社區)傳播疫情三種情形制定了相應防控策略與措施應急處置預案。分層次、分批次累計培訓核酸采樣人員3700人次,做到了醫務人員核酸采樣培訓全覆蓋。自2020年11月份以來,寧鄉共開展疫情防控突發應急事件預演9次,每一次都能做到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處置到位。面對當前的防控形勢,寧鄉打的已經是一場“有準備之仗”。
執行之快——
有經驗、有方法,聯合防疫事半功倍
【鏡頭】
疫情驟然而至,防疫分秒必爭。
7月29日凌晨1時,寧鄉市快速鎖定重點小區,進行封控管理,并對相關風險人群進行核酸檢測。而后,連夜組建7支應急處置機動隊開展流調溯源及跟蹤管理,率先找到省內疫情傳播重要傳染場所,為全省確定有關地區外溢疫情傳播鏈提供有力依據。
當日,寧鄉以最快速度在城區四街道啟動核酸檢測,按照“應檢盡檢、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原則,在城區41個村(社區)緊急設立50個核酸采樣點、350個核酸采樣臺,緊急征集700余名醫護入員趕赴采樣點開展采樣,35小時內完成38.4萬份城區居民核酸采樣,結果均為陰性,跑出了寧鄉抗擊疫情“加速度”。
【快出有因】
應急響應啟動后,寧鄉市防指迅速從各聯防聯控單位抽調精干力量將工作組擴充為14個,保障了綜合協調、材料信息、查人控人、流調溯源、核酸采樣、醫療救治、物資保障、宣傳教育、督查督導、封控隔離、疫苗接種、病毒消殺、冷鏈管控等工作高效運轉。
細看種種舉措,既要苦干,又不能蠻干。整個流程的高效運轉,需要各部門發揮所長、各顯神通,更要有技巧地協同作戰。
“大數據+網格化”提供數據支撐。衛健、公安、數據資源中心等部門聯合開展人員軌跡跟蹤,加強分析預估、數據共享、檢測比對,確保全面精準摸排到位,用大數據跑腿來打通壁壘,構建高效協同作戰的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系統完善的信息采集渠道提供哨點保障。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嚴格落實“一公告四步驟”,強化預檢分診,建立患者登記臺賬。零售藥店對“一退兩抗”購買者進行實名登記,衛健部門明確專人跟蹤處置醫療機構上報數據。園區生產企業實行閉環式管理,全面做好員工個人防護,加強進出人員和車輛、貨物的管控,最大限度減少外部風險,切實增強區域防控能力,確保防疫生產兩手抓、兩不誤。
專業成熟的應對舉措贏得防疫先機。針對“德爾塔”變異病毒“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病毒載量高、致病性強、更易出現免疫逃逸”的特點,寧鄉采取了先劃定封閉管控風險區防止疫情向外傳播,再精準查找精準管理風險人群的“倒序”思維,打破以往新冠疫情處置思維,為本次防疫搶得先機。
為第一時間切斷疫情傳播鏈條,寧鄉嚴格執行技術規程,開設市委黨校等6家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場所,確保重點人群應隔盡隔;對居家隔離人員,嚴格落實“六包一”防控責任制,即居家健康檢測管理14天期間,明確1名鄉鎮(街道)領導、1名鄉鎮網格干部、1名村(社區)網格干部、1名公衛醫生或村醫、1名派出所干警、1名專職管理員共同管理,真正把好了關口、筑牢了防線。
見效之快——
有基礎、有真情,黨員干部群眾擰成了一股繩
【鏡頭】
“抬頭,啊——”7月29日上午,玉潭街道合安社區的陳玉婷正全副武裝,頂著大太陽,專心致志為小區居民進行核酸采集。而幾個小時前,她還在休暑假,直到她在群里看到一條緊急招募核酸采集志愿者的信息,就職于湖南師范大學校醫院的她第一時間報名:“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我的專業知識應該能派上用場。”
在核酸采集點、小區門口、街巷宣傳車……志愿者的身影出現在各個角落。
“我下去做核酸檢測才幾分鐘就出了一身汗,但醫護人員還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知道有多辛苦!”“醫護人員和志愿者都不容易,我們好好配合,幫不上忙也不能添亂。”在各個社區、小區群里,市民主動點贊,為所有參與疫情防控的人員加油鼓勁。
【快出有因】
疫情管控,決不能“一廂情愿”。人民群眾是做好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寧鄉開展群眾工作基礎良好,黨員干部有與群眾打交道的豐富經驗,群眾對政府也有良好的信任基礎。兩者同心,其利斷金。
及時真實的信息通報營造了良好氛圍。通過手機短信、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宣傳渠道,向全市人民群眾推送疫情防控有關動態。截至8月9日,寧鄉向全市人民推送疫情防控短信3438萬條次,發布工作動態、科普知識等方面的新聞報道1512條。同時,嚴肅處理了兩名針對擾亂寧鄉疫情防控秩序的造謠者,全市上下營造了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圍。
“四聯五到位”民情大走訪構筑了堅強屏障。廣泛動員鄉鎮(街道)、村(社區)及志愿者在全市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過篩式排查,對屬地內往(返)人員基本情況精準掌握。發動“小區樓棟長、網格長、志愿者”等力量通過宣傳車、微信群通知、電話告知等形式發送疫情防控溫馨提示,引導群眾主動報備、主動出示健康碼、配合開展核酸檢測。城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病人留觀場所投入使用,新增床位100張,緊急增添檢測設備,日檢測能力達到1000管,確保重點人群檢測快速到位。24小時建成并投入使用集成式自動化核酸檢測實驗室,夯實了防疫設施設備基礎。利用第三方機構等專業力量對核酸檢測結果科學查驗,構筑起聯防聯控堅強抗疫屏障。
(文/李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