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1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長沙、岳陽、郴州三大片區吹響新一輪對外開放的號角,被寄予厚望。
三大片區將如何實現差異化聯動發展?下一步打算怎么干?
4月2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長沙、岳陽、郴州三個片區產業發展規劃。
長沙片區
——省會城市的引領擔當
省會長沙,產業基礎良好。
作為湖南自貿試驗區中面積最大、體量最大、承載任務最多的片區,長沙朝著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的目標奮勇前進。
五大產業片區,多個聯動創新區,一條多產業聯接帶,是《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產業發展規劃》對長沙片區的產業布局要求。
先進制造片區以長沙經開區區塊為主要載體,打造世界級高端裝備制造的科技成果孵化池、智能制造聚集地和合作交流策源地。智能化高端機械設備、無人車等,都將從這里出發,走向國際。
臨空經濟片區依托臨空區塊,構建4小時國際航空經濟圈,打造以臨空偏好型經濟為特色的臨空產業體系。看來,這里將不僅有完備的航空制造產業鏈,打“飛的”實現省內“一小時通勤圈”的夢想也不遠了。
中非先行片區以雨花區塊(高橋大市場)經貿合作為先行孵化區。易貨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貿易新業態,都將在此落地。
專業服務片區以會展區塊為核心,形成面向國際的會展產業鏈;特色產業片區則以芙蓉區塊打造高端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為目標,建設“種業硅谷”和“標準小鎮”。
岳陽片區
——盡顯“臨港”特色
“北大門”岳陽,湖南唯一沿長江的城市。
19.94平方公里,位于湖南城陵磯新港區核心區域的岳陽片區,深深打上“臨港”的烙印。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岳陽片區產業發展規劃》中要求,岳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長江中游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內陸臨港經濟示范區。
港航,是岳陽片區的最大優勢、最大特色,打造“5+3”現代物流功能體系,成了岳陽片區的一大目標。其中,“5”指強化干支線運輸、多式聯動、國際物流、區域分撥及配送、專業物流;“3”指拓展信息服務、供應鏈服務和商品交易。重點布局在長江大道以北、長江以南,打造沿江自貿產業廊道。
重點發展裝備制造、5G核心部件、液晶面板配套、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五大產業,無一不體現出“綠色經濟”的發展要義;單項冠軍培育、原創能力提升、配套產業完善、產城融合發展四大工程,則為岳陽產業的后續發展打下“基石”。
岳陽“獨享”163公里長江,必然要代表湖南擁抱世界。
在白楊湖以北的綜合保稅區和臨湘濱江中非產業園,岳陽片區規劃電子商務、中非經貿合作、跨境貿易、服務貿易發展,開放步伐越邁越大,不斷提升外貿規模。
郴州片區
——“南大門”的“主、特、新”
“南大門”郴州,緊鄰粵港澳大灣區。19.84平方公里的郴州片區,全部位于郴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郴州片區產業發展規劃》中,賦予了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突出湘港澳直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有色金屬新材料、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加快臨灣自貿區建設,高水平打造湘粵港澳區域經濟合作區、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承載產業轉移示范區的使命。
如何做到?郴州片區用“一主”“一特”“一新”的產業發展方向予以回應。
“一主”,著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產業。大數據、LED、數字視訊、新型電子原材料及元器件、消費類整機和軟件信息服務業,推動著郴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提速升級。
“一特”,持續發力有色金屬新材料特色產業。鎢、鉍、白銀等“寶藏”,將在高端化、精深加工、新材料方向發展的過程中,將郴州打造成“中國有色金屬之都”。
“一新”,培育以智慧物流為主的現代服務業。粵港澳大灣區保稅貨物中西部集散第一站、湘粵贛省際區域保稅物流中心以及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是郴州片區2025年智慧物流的目標。
(文/黃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