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籌備,株洲高新區位于長沙市的“離岸孵化器”一期400平方米近日完成裝修,即將投入使用。其將通過培育逐步引導應急安全、電子信息等相關企業在株洲高新區組織生產,實現長沙、株洲兩地創新創業資源聯動。
株洲高科集團產投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結合各自的優勢,我們在長沙建立‘離岸孵化器’,企業在株洲注冊,研發部門在‘離岸孵化器’安家,待項目研發成功后,再回到株洲開展規模生產。這樣資源和人才就流動起來了。”
創新驅動是新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株洲高新區保持領先、率先的重要動力。近年來,株洲高新區推動思想觀念變革、方式方法創新、體制機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提升創新能力和科技實力,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步履鏗鏘。
建樓給地收水電費,這是招商引資的老套路。在此模式下,運營方好像一個“包租婆”,企業發展的好壞和運營方沒有關系,這對優質企業來說,吸引力不大。
“孵化”最重要的元素有3個:市場、資金、技術。從現實層面來說,株洲高校數量較少,研發人才有限,與長沙比,還有較大差距。但株洲工業基礎好,產業工人素質高,能較為輕松地組織開展規模化生產。
株洲高科集團產投公司產業促進部負責人介紹,其在長沙即將投入使用的“離岸孵化器”,將著力于渠道建設和集群建設,從點到線到面,與券商、投資機構協同合作,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參與企業發展的全生命周期。
同時,“離岸孵化器”的建立,還將減少項目落地的溝通成本。“以前都是一個項目入駐、一個項目談判。我們為‘離岸孵化器’入駐企業設置了統一的產業招商政策和入駐門檻,可以進一步提高決策效率。”該負責人介紹。
自籌建以來,這個“離岸孵化器”已經引起10多家上市公司的興趣。即將入駐的一家上市企業實力雄厚,其產業鏈上有不少實力強的中型企業。目前,株洲高新區在新馬工業園設立了一個園區,以承接“離岸孵化器”研發成功項目的產業化。
未來,株洲高新區還將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建立類似“離岸孵化器”。這一新模式,或將為株洲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