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一批“獨特”的機器人從長沙運抵哈焊所華通(常州)焊業股份有限公司。憑借這批機器人,該公司焊絲生產將全面實現自動化。
兩年前,焊絲生產自動化對中國來說還“遙不可及”。受國外技術封鎖和相關設備壟斷高價掣肘,我國焊絲生產的關鍵環節——焊絲層繞,必須依靠人工完成,中國焊材產業整體智能化轉型升級也因此遭遇“卡脖子”。
位于望城經開區的長沙衡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衡開智能”)專為解決這一難題而成立,成為引領中國焊材產業突破困局的超級“焊將”。
突破焊絲生產智能化關鍵技術
現代工業離不開焊接,而焊材質量直接影響焊接工藝。焊絲從生產到運用,精密層繞成盤是關鍵的步驟。當前,我國主要使用半自動層繞設備,每臺設備需搭配兩名工人操作,進行焊絲層繞時工人們必須在150秒之內,連貫完成十多道工序,并且極為精準地計算首絲和尾絲進入、打結、盤繞時的張力度控制,及時矯正機器的排列問題,稍有不慎就會報廢焊材。
“嚴重腰肌勞損已經成為傳統焊絲層繞工人的職業病。”衡開智能副總經理沈福安告訴記者,由于焊絲層繞工作精細、枯燥、勞動強度極高,2010年后招工困難,用工成本連年飆升,目前已出現年輕工人斷層的趨勢。
過去,全球僅日本和意大利能夠生產智能化層繞設備,但日本對我國實施技術封鎖,意大利壟斷出口價格極高,國內焊材生產企業無力大量采購。同時,我國每年需生產焊絲約500萬噸,業內有約15000臺半自動層繞機器設備亟待置換為智能化設備。
為打破困局,2016年沈福安等人聯合成立衡開智能,先后籌資1200萬元,致力于攻克智能化焊絲層繞技術。2018年研發取得技術突破,成功產出樣機。2019年衡開智能獨立自主研發的智能化精密層繞機器人實現量產,正式進入市場。
“國產設備售價僅為進口的三分之一?!焙忾_智能營銷總監張劍告訴記者,山東聚力是我國大型焊材生產企業,年產量約45萬噸,使用了50臺公司制造的智能化層繞機器人,焊材生產成本降低500元/噸。
“進入市場第一年,智能化層繞機器人銷售額已超過5000萬元?!鄙蚋0脖硎荆衲昙词故艿揭咔橛绊懀赇N售額仍有望突破億元。
打造焊絲生產數字化車間
在江蘇常州,全國首家全工藝流程數字化焊材生產企業正在日夜趕工建設。
建成后,企業生產焊絲從選用原材料、工藝流程到焊絲盤物流輸送、焊絲成品包裝等,所有生產工序均由大數據指揮控制。與傳統焊材生產企業比較,生產車間工人數量將減少75%、生產效率至少提高20%、能耗可下降20%。
這家“前無古人”的焊材生產企業由衡開智能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
“突破焊絲層繞智能化技術,使我國焊材生產有了全工藝流程自動化基礎?!焙忾_智能副總經理鄒湘江介紹,有統計顯示,世界范圍內50%的工業機器人用于焊接,因此,加快焊材生產自動化進程、實現我國焊接產業整體向智能化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今年以來,衡開智能將設計建造以智能化精密層繞主機為中心的數字化車間作為新的研發重點。鄒湘江表示,通過互聯網絡、數字信號處理、傳感感知、工業機器人、數據庫等技術協同,焊絲生產可從單機自動化裝備向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發展,填補中國焊材產業整體向智能化升級缺失的一環。
目前,衡開智能已申請知識產權85項、已審批知識產權49項,是湖南省60家工業品牌培育試點企業之一。
(文/彭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