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郴州舉行2020年全省第二次、郴州市第四批重大項目集中開竣工儀式。位于臨武縣工業園區的主會場,雖然沒有鮮花和彩球,但前來見證湘粵(臨武)國家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項目二期開工建設的客人,無不心潮澎湃。
上午10時許,隨著省領導宣布“開工”,臨武縣產業發展又一支勁旅——電池產業二期建設啟動。今后,臨武縣承接產業轉移將呈現電池、電子、食品“三駕馬車”奔騰之勢。
據介紹,湘粵(臨武)國家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項目是臨武縣與中國科學院深圳技術研究院、廣東省電池行業協會合作建設的,以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為龍頭,將打造集高新電池科研、生產、檢測及相關上下游配套于一體的專業產業集聚區。該項目規劃用地2000畝,總投資120億元,分三期建設。項目達產后,預計可年創產值200億元、稅收6億元,解決就業1萬人。
“湘粵(臨武)國家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項目是以商招商、行業協會招商、產業鏈招商的一個典范。電池產業在臨武落地生根,必將為全縣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臨武縣委書記李浩告訴記者,2017年,廣東東莞久森新能源有限公司計劃轉移至內地發展,臨武縣得知消息,縣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迅速登門,與公司董事長、廣東省電池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湯欣平對接。經多次洽談,最終一錘定音。
“選擇臨武,您看上了這里什么?”開工儀式現場,記者問湯欣平。
“我們對臨武縣的營商環境、基礎設施和地理區位很滿意。”湯欣平快人快語,“臨武縣距離東莞僅4小時車程,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企業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引進一家,帶來一群。在“久森”帶動下,目前已有湖南盛武新能源科技公司、湖南聲海電子公司等4家上下游產業鏈關聯企業抱團入駐臨武,初步形成從科研到產業化生產、推廣應用“一條龍”。
令人振奮的是,在湘粵(臨武)國家高新電池產業集聚區二期建設中,又將有15家企業入駐。湯欣平高興地說,到2023年三期項目全部完成,可望引進相關上下游配套企業60家。
項目引得進,更要留得住。臨武縣工業園管委會主任羅明君介紹,為了服務企業發展,加快項目建設,縣里實行“親媽式”服務,建立了“一個項目一個縣領導負責,一個企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對各項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并倒排工期,列出服務清單,積極主動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問題和困難,為企業營造一個優良的發展環境。
(文/白培生 陳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