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指南》發布,成為全國首個結合區域產業特色提出5G工業應用場景的體系性文件。
近年來,以新技術引領,長沙經開區發力智能制造,搭建了39個國家級創新平臺或項目。僅去年,就有12個國家級的平臺、項目被批準成立或認定,涵蓋工業互聯網、雙創孵化、綠色制造和網絡安全等制造環節,一個“星沙制造”背后的國家級創新生態圈正在形成。
面向工業互聯網,成體系建設服務平臺
“不同企業、行業、國家的標識編碼不相同,成為工業互聯網互通的一大障礙。”
長城金融綜合管理部車玲玲介紹,要賦予每一個產品、零部件、機器設備唯一的“身份證”,并借助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系統,才能跨地域、跨行業、跨企業的信息查詢和共享。
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就是這個“身份證”。
在長沙經開區落戶的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項目由長城金融聯合4家單位共同建設。
目前,該項目體系發布的口罩溯源平臺上線,用戶掃描口罩的二維碼,就能追溯口罩生產線、產品、生產批次、質檢結果及生產日期等全部數據,這是該標識解析體系首次在口罩產業的應用。
“今后,電子信息行業的工業互聯網,都將通過我們的二級節點,聯通到國家的頂級節點。”車玲玲說。
園區山河智能的“基于高端裝備全生命周期與價值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項目則入選了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名單。
山河智能信息化部部長龍貞介紹,公司正在搭建“祥云”工業互聯網平臺,將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賦能產品生命周期、服務生命周期、工業現場及企業運營,實現智能研發協同、生產過程優化、決策分析、數據集成管理和應用優化。
一同入選的還有三一集團。其正在推進的工業企業網絡安全綜合防護平臺項目,涵蓋數據安全系統、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統一安全管理平臺及安全防護試驗測試環境4大子任務,將實現對工業企業IT資產、控制設備、重要數據、安全設備的統一管理,實時監測、告警、通報、處置各類安全事件。
脫胎大企業體系,支撐雙創孵化平臺
在“雙創”成風的今天,國家級企業孵化器不少,但在長沙經開區,由大企業建設平臺和提供資源支撐孵化平臺的模式,卻獨具特色。
三一眾創就是由三一集團搭建的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目前,累計入駐企業300余家。截至去年底,培育新三板企業2家,高新技術企業24家,專利、著作權等知識產權超1100件。
“產品優先用、項目優先投、資源優先用。”三一集團副總經理、三一眾創總經理陸犇介紹三一眾創生態時表示:三一眾創在產業協同上進行了探索,入孵企業的產品,包括主機的零部件等,能夠進入采購體系的,三一會優先采購使用;三一創投基金的投資計劃,會向入孵企業傾斜;三一的人脈資源、政府資源等也可供入孵企業使用。
湖南興眾科技是這一模式的典型案例。這家集液壓閥塊研發、生產、加工和數控刀具銷售、維修的公司,3年前進入三一眾創,目前已成為了三一港機液壓閥體的專門供應商。
該公司負責人介紹,剛開始,他們生產的液壓閥體滿足三一標準的合格率僅有80%左右。在三一眾創牽線搭橋下,三一港機的研發人員來到公司流水線上指導生產,現在公司產品合格率已達99.9%。
聚焦綠色工業與網絡安全,力推特色平臺
“產業發展增綠,企業內部帶綠,著力培育綠色工業。”長沙經開區也著墨綠色發展平臺。
園區的遠大集團,不僅是國家綠色工廠,還是國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國家綠色產品設計企業。
“我們在生產制造環節,綠色化率達到了93%。”
遠大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制造環節講究綠色低碳,公司的產品也很“綠色”。其潔凈新風機獲得國家多項專利,壽命從行業平均的10年延長到40年,過濾器的更換時間延長1至2年,最終達到99.9%過濾PM2.5。
此外,網絡安全平臺也在園區試點探索。天河國云區塊鏈項目入選了工信部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名錄。
董事長譚林介紹,公司的區塊鏈安全監管平臺項目,能自動監管網絡“公鏈”。對發生異常狀態的“公鏈”預警,并將信息推送相關部門。“目前,主要是針對網絡貨幣實施監控。”
此外,由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和園區聯合發起成立的國內唯一一家區塊鏈行業的專業檢驗檢測機構——區塊鏈安全技術檢測中心也落戶園區。目前,中心已搭建起區塊鏈安全監管、區塊鏈安全風險監控、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三大平臺。
長沙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以這些國家級創新平臺或項目為支撐,加快完善園區企業自主創新機制,構建開放式技術創新體系,全面支撐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
(文/熊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