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一產業、一園區、一走廊”的三大戰略定位,其中“一產業”即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9月22日,就湖南自貿試驗區如何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馬天毅回答了湖南日報記者的提問。
問: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南自貿試驗區的特色與優勢何在?
答:近年來,湖南重點培育發展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精準補鏈延鏈強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中小航空發動機等產業,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部分“領跑”,成長為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的優勢產業。
湖南工程機械2019年營業收入占全國26%。今年克服疫情不利影響,159家規模企業1-6月實現營業收入、利潤分別增長31.6%、45%,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高水平。高強鋼、高端液壓元件及壓力傳感器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中聯重科、三一重工、鐵建重工、山河智能成長為工程機械領域的世界級企業,開始與卡特彼勒、小松等全球巨頭同場競技。
軌道交通裝備集聚了中車株機、中車株所、中車電機、聯誠集團等整機制造和零部件企業300多家,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集群,電力機車產品占全球市場份額27%、居全球第一,高速米軌動車組、A型地鐵、儲能式電力牽引輕軌車輛、中低速磁浮列車等占全國行業份額33%,出口70多個國家和地區。打造出整機制造、核心部件、關鍵零部件在內的完整產業鏈,高速磁浮“雙端供電控制”等一批技術取得關鍵突破。
問:在湖南自貿試驗區獲批的重大機遇面前,我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將有哪些行動?
答:《總體方案》提出立足于優勢產業基礎,在加快創新平臺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建設工業互聯網等方面重點開展探索試驗,加快形成參與全球產業分工競爭合作的新優勢。省工信廳將牢牢抓住自貿區建設新機遇,落實好相關部署要求,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把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抓實抓出成效,提升優勢產業集群競爭力。在信創工程、新材料、集成電路裝備等有一定基礎的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參與工業“四基”攻關;在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優勢產業領域,加快個別關鍵核心部件補短板。抓好建設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國家級軌道交通裝備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湖南省工業技術軟件化創新中心等具體任務。
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制造業開放合作水平。支持龍頭企業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跨境寄遞服務網絡、國際營銷和服務體系,支持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企業開展保稅進口零部件和維修再制造。支持引導省內大型制造業企業,圍繞市場需求做大規模,積極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拓展發展新空間。
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匯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推動產業數字化,聚焦重點行業推動智能制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供給體系,引進培育一批全國領先的解決方案供應商,全面提升制造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力發展數字產業化,積極探索和布局產業發展前沿領域,在移動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形成湖南特色。
?。ㄎ?曹嫻)